黄领纹胸鹛

Grey-cheeked Tit-Babbler Mixornis flavicollis

黄领纹胸鹛(英文名:Grey-cheeked Tit-Babbler,学名:Mixornis flavicollis),是雀形目鹛科 Mixornis 属的鸟类。为爪哇岛特有种,常见于低地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带,通常以小群或成对出现,喜欢在地面或中层活动。

外形特征:体长13-14厘米,呈淡褐色,头顶略带红褐色,前额至头顶中部为暗红棕色,有模糊的深色条纹,逐渐变为背部的棕褐色。上体及翅膀、尾巴呈微红色调。脸部、耳羽、脸颊和上须纹区域为灰白色。胸部为浅红棕色,稀疏的棕色条纹,侧胸和两肋橄榄灰色,腹部至臀部白色。虹膜淡黄色,喙黑色,尖端较浅,腿橄榄绿色。雌雄相似,幼鸟特征未详述。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单调的一系列4到25个均匀钟声般的音符,间隔短暂停顿重复。叫声包括低沉、沙哑的“chukut”、“chrrrt”、“chot’rt”等。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放森林和次生林的密集中下层,偏好低地环境。常以小群出现,系统性地在植被丛中寻找食物,如黑甲虫卵和其他小型昆虫。飞行特点未知,但活动范围一般限于低至中层。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2月和4月。巢为近地面的空心球状,由植物材料制成,与宽纹胸鹛类似。每窝产卵两枚,白色带紫色斑点。已知被方尾卷尾寄生。

区别辨识:与其他Tit-Babbler物种区分的关键在于其灰颊、橙黄色胸及点状喙。在同属中,通过颜色模式和鸣唱辨认。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爪哇和巴厘森林EBA中是限制范围物种,普遍地方性和不常见。在Ujung Kulon国家公园较为常见,在Alas Purwo国家公园所有生境中普遍。基于记录,潜在范围大小和丰度描述,估计种群超过10,000成熟个体。然而,由于持续的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种群可能正在减少。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尼爪哇岛,包括东北部的Kangean群岛。在爪哇岛的Ujung Kulon和Alas Purwo国家公园有记录。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领纹胸鹛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领纹胸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