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翅穗鹛

Chestnut-winged Babbler Cyanoderma erythropterum

红翅穗鹛(英文名:Chestnut-winged Babbler,学名:Cyanoderma erythropterum),是雀形目鹛科 Cyanoderma 属的小型鸟类,分布于马来半岛南部至新加坡,以及苏门答腊岛。该鸟以胸nut-brown上部、灰脸和下部为主要特征,体长12.5至13.5厘米。

外形特征:红翅穗鹛拥有暗红褐色的上部,灰脸和下部逐渐变白至腹部。眼周裸露的蓝色皮肤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尤其在鸣叫时,颈部亦可见蓝色皮肤。雄雌相似,幼鸟颜色较淡,背部更偏棕色,腹部更偏灰色。成鸟的冠部、上部包括翅膀和尾巴呈暗红褐色带灰色调,面部和胸部为深脏灰色,腹部转为灰白色。

鸣叫特征:鸣唱柔和而清脆,为一系列7到13个音符的哨声,偶尔伴随较快的颤音。还发出嘈杂的颤音和尖叫声。鸣叫时可能伴有低沉的‘chrrr’音和尖锐的‘tew-tew’声,后者可能来自雌鸟。

生活习性:生活在热带低地和山脚下的雨林,包括次生林。常成对或小群出现,在林中层觅食。栖息于各种森林类型,如原始阔叶常绿林、高大次生常绿林、选择性砍伐的森林、竹林、高地泥炭沼泽森林等,海拔高度可达800米。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12月至次年9月,可能是多次繁殖。巢由双方共同建造,有时有帮手参与。巢为一侧入口的松散或紧凑的穹顶型,由枯死的竹叶、干草、叶片骨架和细枝构成,内部铺有细根和纤维,位于地面以上0.4至5米的藤蔓、幼树或灌木丛中。每次产卵2至3枚,白色或带淡蓝色调,尺寸约为16.8至17.7 x 12至12.6毫米。已知被方尾杜鹃寄生。

区别辨识:与灰腹穗鹛相比,红翅穗鹛具有眼周的蓝色皮肤,以及更为丰富的红褐色上部羽毛。鸣叫声也有所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其周边岛屿,常见于泰国Khao Pra-Bang Khram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马来西亚半岛Taman Negara国家公园。在苏门答腊,常见于Leuser山、Bukit Tigapuluh和Way Kambas国家公园。

其他:红翅穗鹛的食物包括小型甲虫、竹节虫、蚂蚁和半翅目昆虫。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翅穗鹛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