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黑雁

Barnacle Goose Branta leucopsis

白颊黑雁(英文名:Barnacle Goose,学名:Branta leucopsis),是雁形目鸭科黑雁属的鸟类。拥有醒目的黑白脸部斑纹和银灰色背部,与黑雁属的灰褐色形成鲜明对比。主要在格陵兰东部、斯瓦尔巴群岛(Spitsbergen)、新地岛和俄罗斯西北部西伯利亚的零散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波罗的海周边繁殖。白颊黑雁在北欧沿海低地的农田和草地湿地越冬,偶尔会在英国的湖泊和公园成为自由飞翔的放养鸟类。

外形特征:白颊黑雁体型紧凑,体长58至71厘米,体重1290至2400克,翼展可达132至145厘米。它们具有明显的特征,黑色颈部、胸部、初级飞羽和尾巴,头部为白色或奶油色,除了黑色的冠部和眼睛周围及喙基部不定量的黑色。背部呈灰色,腹部和下体为白色,侧面逐渐变为淡灰色。裸露部位全为黑色。雌雄相似,但雄鸟略显较亮。幼鸟较为暗淡,颈部更灰,头部的白色图案带有灰色斑点;可能在第一个夏季保留一些棕色翅膀覆羽,直到生命第二年才达到成年体型。

鸣叫特征:发出短促、尖锐的吠叫声,无论在地上还是飞行中都能听到,类似小狗的吠叫,有时会快速连续发出,尤其在温暖的春日或繁殖季节。在"胜利仪式"中,雌鸟会回应伴侣发出的高音"yip"声。亲密距离时,伴侣间会发出柔和的联系叫声,如"hoog"或"hogoog"。

生活习性:白颊黑雁主要栖息在北极苔原的悬崖和岩石露头附近,偏好靠近水体和河流的南向斜坡。夏季,它们偏爱极地半沙漠苔原、湿润苔原草地和泥滩。越冬时,它们出现在北欧沿海地区的低地牧场、泥滩和盐沼。在荷兰,不同种群在晚冬和春季选择不同的栖息地。它们是迁徙鸟类,秋季离开繁殖地,春季返回。

生长繁殖:繁殖季开始于5月底至6月,筑巢于悬崖、岛屿或地面,巢由草、苔藓、地衣和绒羽构成。通常产卵3至5枚,白色,孵化期约24至25天,仅雌鸟孵化。雏鸟出生后即有灰色棕色绒羽,下体白色或黄色,黑色喙和脚。幼鸟约40至45天后可随成鸟飞行。家庭群在整个第一年冬天保持在一起。

区别辨识:黑雁的区别在于,黑雁头黑,腹灰黑,身体颜色对比不明显。白颊黑雁的黑白对比更为显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高北极地区的格陵兰东部、斯瓦尔巴群岛、新地岛及附近岛屿、俄罗斯西北部。越冬于英国北部岛屿、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和西欧沿海。

其他:白颊黑雁的繁殖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食物供应、天气条件和天敌活动。它们在某些地区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这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颊黑雁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