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短翅蝗莺(英文名:Javan Bush Warbler,学名:Locustella montis),是雀形目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一种隐秘的棕色鸣禽,拥有浅色的腹部和喉部隐约的条纹。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爪哇中部和东部、巴厘岛、帝汶岛以及阿洛尔岛的山区森林边缘地带,偏好密集的草丛和灌木丛生环境。如同其它蝗莺科成员,更常闻其声而难见其形,其鸣叫声由一系列奇特的嗡鸣音组成。
外形特征:体长约14至15厘米,体重约11至14克。成年鸟的头部、颈背和上体呈暗红棕色,翼和尾深灰色带有赤褐色晕染;下巴和喉咙白色,伴有灰色黑斑点,胸部形成灰黑色条纹项圈;胸腹暗灰色,两胁赤褐,中央腹部白色;尾羽覆面棕色,具白色鳞状斑;虹膜深棕色,喙黑色,腿灰粉红色。雌雄相似,幼鸟下体有明显黄褐色调,喙较淡,腿色更偏粉。帝汶亚种timorensis体型略小,尾羽更细长,整体羽色不如其他亚种鲜艳,上体赤褐色较淡,下体颜色更浅,眉纹较长,眼周无暗色标记。
鸣叫特征:鸣唱通常自低矮密丛发出,为连续快速重复的嗡鸣音“zeeep”,类似高山短翅蝗莺,但少有双音节,前有短促的双击声“klpklpzeeep”。巴厘岛个体的主歌旋律有明显的降调。阿洛尔岛的timorensis亚种音调显著更高,高于东帝汶的同类,但仍低于高山短翅蝗莺和本省短翅蝗莺。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边缘的灌木丛和草地,清山斜坡上散落着Casuarina树和其他灌木覆盖;也在火山口边缘海拔1500米以上的开阔荒废山坡上,高达2100米。在巴厘岛,该物种被发现在森林边缘的蕨类植物和其他茂密植被中,海拔1200米和1500米。在帝汶岛,于1720至2100米的高草地上被记录;在阿洛尔岛,则在树林和森林边缘下方的灌木和草地中,海拔约860至1250米。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特有的鸣唱模式、体型大小、羽色以及分布区域。不同亚种间,尤其是timorensis,可通过体型、羽色差异和声音频率加以辨认。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爪哇和巴厘岛亚种普遍且广泛分布于火山斜坡;其生存环境压力较小,喜好开阔斜坡,这有助于其种群稳定甚至增长。帝汶和阿洛尔岛的timorensis亚种分布地相隔约100公里,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主要位于爪哇岛、巴厘岛、帝汶岛及阿洛尔岛的山区。在爪哇和巴厘岛,分布于森林边缘的较高海拔地带;在帝汶岛,于1720至2100米的高草地上;在阿洛尔岛,海拔约860至1250米的灌木和草地中。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爪哇短翅蝗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