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秃鹳(英文名:Marabou Stork,学名:Leptoptilos crumenifer),是鹳形目鹳科秃鹳属的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得名。这种大型涉禽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尤其偏爱人类聚居地附近的垃圾填埋场。拥有巨大的刀状喙和裸露粉红的头部与颈部,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展翅时可达2.25至2.87米。
外形特征:非洲秃鹳体型庞大,身长可达115至152厘米,体重介于4至8.9千克之间,翼展宽度225至287厘米。其特征在于光秃的粉色头部和颈部,黑色背部,白色腹部,以及裸露的皮肤和颈环。幼鸟颜色较暗淡,颈部羽毛较多,直至4岁左右才达到性成熟。
鸣叫特征:在巢穴附近,会发出一系列尖叫、哨声、呜咽或哞哞叫声以及吼叫。在威胁或展示中,喙击声空洞而响亮。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的干燥草原、草地、湿地、河岸、湖岸和退潮池塘。常在人类居住地附近,如渔村、屠宰场和垃圾堆中觅食,以腐肉为主,也捕食鱼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日行性,集群生活。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热带地区通常开始于旱季,结束于雨季。筑巢于树上或悬崖,巢由树枝构成,深约30厘米,宽约1米。每窝产卵2至3枚,孵化期29至31天,幼鸟在95至115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其他鹳类的区别在于其裸露的头部和颈部,以及黑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成年鸟的特征明显,与幼鸟和亚成体的外观差异显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非洲南部,从塞内加尔东至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西部,南至纳米比亚和南非北部与东部(北开普省、自由州、夸祖鲁-纳塔尔省)。
其他:尽管其外表丑陋,但在某些地区受到保护,因为它能帮助清理死尸和垃圾,控制疾病传播。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非洲秃鹳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