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颈鹳

Jabiru Jabiru mycteria

裸颈鹳(英文名:Jabiru,学名:Jabiru mycteria),是鹳形目鹳科裸颈鹳属的鸟类。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阿根廷北部的热带低地,常见于潘塔纳尔湿地和大厦谷。以其巨大的喙和独特的裸露颈部而著称,头部和上颈部黑色,下颈有一圈红色裸皮。该鸟种是南美洲和中美洲最高的飞行鸟类。

外形特征:成年裸颈鹳体长122–140厘米,翼展可达230–260厘米,体重介于4.3至9千克之间,雄鸟体型较雌鸟大。其全身羽毛几乎全白,但头部和上颈部裸露无羽,呈黑色,下颈基部环绕一圈红色裸皮。喙宽大且深,长度约25至35厘米,黑色,略上翘。雏鸟上体淡灰色,羽缘银灰褐色,冬季除翼覆羽散布暗色羽毛外,其余部分转白。

鸣叫特征:通常在远离巢穴时保持沉默,偶尔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响亮的双重或三重喙击声。在巢穴附近,交配和迎接展示期间偶尔会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求偶时会有更长的喙击系列。

生活习性:栖息于大型淡水沼泽、草原、牧场的池塘和湖泊旁,以及有散树的河流湖泊岸边。偏好浅水区,干季时尤其如此,雨季则倾向较深水域。常与其它涉禽混群觅食,主要食物包括鱼、蛙、蛇、昆虫、幼鳄和龟。觅食时通过触觉(35%)、视觉(37%)或两者结合(28%)定位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时间随分布区域而异,如在贝里斯和墨西哥东南部为11月至12月,南美洲北部则为8月至11月。通常单独或成群至六巢繁殖,有时与混合群的鹳科鸟类共巢。巢建于高树冠,如棕榈树或红树林上,每年扩建,直径可达2米,深度1米。每窝产卵3至4枚,孵化期后幼鸟约80至95天离巢,之后继续由父母喂养两个月左右。

区别辨识:与其它鹳科鸟类相比,裸颈鹳的裸露颈部和红色裸皮是明显的辨识特征。此外,其巨大的喙和白色羽毛也是区别于同类的重要标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从墨西哥南部延伸至阿根廷北部。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和巴拉圭大厦谷尤为常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裸颈鹳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裸颈鹳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