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喳柳莺

Common Chiffchaff Phylloscopus collybita

叽喳柳莺(英文名:Common Chiffchaff,学名:Phylloscopus collybita),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体型略小(约11厘米)、颜色较为朴素的绿褐色欧柳莺,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英文名源于其简单重复的‘chiff-chaff’叫声,这种叫声是春季回归的重要标志之一。该物种在开放的林地和灌木丛中筑巢,通常靠近水源。在繁殖季节,雄鸟会捍卫领地,雌鸟负责筑巢和育雏,而雄鸟主要负责领土防御。

外形特征:成年叽喳柳莺体长约11至12厘米,体重介于6至11克之间。上体橄榄绿色,略带褐色调,下体几乎全为淡白色或乳白色,两胁和侧胸处略染黄色。春季时,眉线呈浅黄色至乳黄色,眼环细白。飞行羽和尾羽棕色,边缘呈淡橄榄绿色。虹膜深棕色,喙多为暗棕色至黑色,腿色黑色或深棕色。雌雄羽毛相似,但雌鸟体型稍小。幼鸟上体呈棕色至灰棕色,下体黄色至灰白色,喉部和胸部带有淡黄色。不同亚种间存在色彩差异,主要体现在上体和下体的颜色色调上。

鸣叫特征:叽喳柳莺以其重复的‘chiff-chaff chiff-chaff’声闻名,歌声节奏感强,常在迁徙前的越冬地、迁徙途中和繁殖地歌唱。叫声包括柔和的‘hooeet’、‘hweet’或‘huit’,伴侣间的接触音为轻柔的‘it’、‘drit’或‘dik’。

生活习性:叽喳柳莺偏好低地落叶林和林地,特别是有低矮灌木覆盖的地方,也会出现在公园、树篱、大型花园和芦苇丛中。在繁殖季节,它们倾向于选择至少有一定数量高大树木的栖息地,但在沿海灌木丛中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在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高加索山脉和乌拉尔山脉,它们能在混合橡树林和针叶林中繁殖,海拔高达2000米。越冬时,它们会出现在各种林地环境中,从海岸边的小灌木丛到柳树丛,有时还会在芦苇丛中发现,同时也会出现在更开阔的环境,如公园、花园、农田和树篱。

生长繁殖:叽喳柳莺的繁殖期为4月至8月初,南部地区的第二窝蛋通常在6月产下。它们通常是单配偶制,但在某些地区,雄鸟可能会维护两个领地,暗示可能存在的多配偶制。雄鸟通过在显眼的栖息点上唱歌来宣传和捍卫领地,领地争端很常见。雄鸟在初次遇到雌鸟时会俯冲并追逐雌鸟,随后是雄鸟的大声歌唱和双方的喙击动作。巢是由干燥的草、叶子、苔藓、植物纤维和羽毛构成的球状结构,通常建在地面或离地面不超过5厘米的地方,隐藏在荆棘丛、荨麻丛、草丛或其他茂密植被中。每窝产5至6枚蛋,孵化期为13至15天,由雌鸟单独完成。雌鸟主要负责喂养雏鸟,雄鸟偶尔帮忙,雏鸟期为14至16天。雏鸟离开巢穴后10至19天即可独立。繁殖成功率通常很高。首次繁殖年龄为一岁。

区别辨识:叽喳柳莺欧柳莺科其他物种区分的关键在于其较暗的上体颜色、较弱的眉纹、黑色的腿和尾巴的惯性摆动。与欧柳莺相比,叽喳柳莺上体颜色更暗淡,眼纹更深,眉纹较短,眼环白色,腿黑色,主翼羽较短。与靴篱莺赛氏篱莺相似,但这两者色调偏褐色,腿和喙较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遍布欧洲和亚洲,东至西伯利亚东部,北至约70°N,包括孤立的西北非、土耳其北部和西部、伊朗西北部种群。越冬区主要在南欧、西亚和北非。在中国,它们的分布见于新疆等地。

其他:叽喳柳莺在英国和荷兰的记录显示,所有被接受的异域伊比利亚柳莺记录都与唱歌的雄鸟相关联。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叽喳柳莺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