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鹪莺(英文名:Streaked Scrub Warbler,学名:Scotocerca inquieta),是雀形目纹鹪莺科纹鹪莺属的鸟类。小型的沙漠雀形目鸟类,活跃于北非至西亚的干燥地带,偏好沙漠边缘的灌木丛和草丛生境。具有鲜明的黑色眼纹和灰褐色羽毛,腹部略呈白色,两翼和背部带有细密的深色条纹。
外形特征:纹鹪莺体型小巧,全长约10厘米,体重6-10克。其羽毛呈淡沙褐色,有显著的黑色眼纹,尾羽较长,末端白色。上部羽毛鼠灰色,头部有黑色条纹,下体颜色较淡,胸部有模糊的暗色斑点。雌雄相似,幼鸟色彩较淡,条纹不明显,腹部泛黄。存在多个亚种,颜色和条纹强度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雄性纹鹪莺的歌声由一系列颤音和乐音组成,类似山雀的声音,如“tsi-tsi-tsi-tsi-tsi-hue”或“pip-pip-prrr”。还常发出清晰的‘che-wee’或‘te-hee’叫声,有时是较长的下降音调‘peeeooo’或‘chi-ti-teeeooooo’。伴侣间通过‘chreet’或‘chiii’保持联系。
生活习性:纹鹪莺栖息于干旱的灌木和草地,包括沙地排水线森林、植被丰富的河床、岩石斜坡上的灌木丛和草原。它们主要在自然植被中活动,避免耕作区。以昆虫为主食,如毛虫、甲虫、蝉、蜘蛛等,冬季会吃种子。通常单独或成对觅食,有时加入混合物种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2月持续到6月,筑巢于低矮灌木中,巢呈穹顶状,有侧入口,内部铺垫羽毛和植物纤维。每窝产卵2-5枚,平均3-4枚,双亲共同孵卵,孵化期13-15天。雏鸟孵化后13-15天离巢,若受干扰可能提前。幼鸟与父母共处约20-30天。
区别辨识:与优雅山鹪莺相比,纹鹪莺更适应干旱环境。不同亚种之间在颜色和条纹上有细微差别,如saahrae亚种色彩较浅,而buryi亚种条纹更重。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纹鹪莺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南部和非洲北部,包括以色列沙漠地区和阿拉伯半岛。在乌兹别克斯坦,冬季会向低海拔迁移,在也门海岸仅在晚冬出现。
其他:纹鹪莺在一些地区的密度不均匀,每平方公里6-100对。以色列的种群在1980年代有所减少,可能由于栖息地丧失。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纹鹪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纹鹪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