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脚树莺

Brown-flanked Bush Warbler Horornis fortipes

强脚树莺(英文名:Brown-flanked Bush Warbler,学名:Horornis fortipes),是雀形目树莺科暗色树莺属的鸟类。直译: 棕胁树莺,该物种体长约为11-12.5厘米,羽色黯淡,上体呈深褐色,下体浅灰褐色,具长而皮黄色的眉纹。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东部及台湾地区。

外形特征:该鸟体型小,长度在11-12.5厘米之间,重量约8-11.5克。头部特征不明显,具有窄而偏灰白或灰色的眉纹,模糊的棕色眼纹;上体橄榄褐色,飞羽边缘带有更多的赤褐色;下体灰橄榄色至腹部,侧翼橄榄褐色;眼睛颜色深暗;喙部暗褐色带粉红色下颚基部;腿为淡黄褐色或粉红褐色。雌雄相似,幼鸟与成鸟极为相像,但上体以橄榄色调为主,飞羽边缘暖褐色,下体带有黄色调。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一声响亮的哨音“weeeeeee”,随后是爆炸性的“chiwiyou”或“cliiwhichee”或响亮的“tyit tyu-tyu”。叫声为尖锐的“chuk”或“tchuk tchuk”,有时持续重复。

生活习性:繁殖季节栖息于浓密的灌木丛、竹林丛及温带森林的中层,亦见于草边和开阔地带、山坡上的灌木丛(如小檗和栒子)、山脊、石坡、茶园边缘及偶尔出现在山谷底部较潮湿的地区;海拔高度在1200-1800米间,偶尔可达3300米。非繁殖季节主要活动于丘陵和平原边缘的灌木丛和芦苇床旁;通常在1200米以下,最低可至约215米,但有时仍会留在较高海拔,例如在尼泊尔可达2135米。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5月至8月,幼鸟自6月初开始离巢;可能有两次繁殖。一夫一妻制。巢由干草、叶子、Misacanthus穗状花序、植物纤维、苔藓和羽毛构成的球状或深杯状,放置于低矮的灌木、藤蔓或浓密植被中,通常离地面不到1米;领地面积可达300平方米。一窝产3-5枚卵;关于孵化期和雏鸟期的信息尚缺。

区别辨识:与的区别在于橄榄色的上体、较暗的下体、较浅的腿色以及缺乏强烈的脸部特征。亚种pallidus的上体更冷色的棕色,眉纹为米黄色而非灰白色,喉咙和胸部为棕色,侧翼带有较浅的米黄色。亚种davidianus的喉咙至腹部中央更白。亚种robustipes脸部特征弱,眼纹深(尤其是眼前方),眉纹仅在眼前后略显白色,下体为淡黄褐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总体上常见或局部常见。在印度次大陆,巴基斯坦北部稀缺至常见,喜马拉雅中部更常见,东北部非常普遍。缅甸(如维多利亚山)和北印支半岛较为常见;在中国和台湾也较为常见。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东部及台湾地区。在中国大陆,常见于西南部如贵州等地。

其他:该物种在繁殖季节面临巢穴被寄生的风险,如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约49%的巢穴被掠食,9%的巢穴受到小杜鹃的寄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强脚树莺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