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燕

White-throated Swallow Hirundo albigularis

白喉燕(英文名:White-throated Swallow,学名:Hirundo albigularis),是雀形目燕科燕属的鸟类。小型燕科鸟类,拥有独特的白色喉部和完整的钢蓝色胸带,活跃于南部非洲的开放地带和草甸,以桥梁和水坝等人类建造结构提供的巢穴机会而繁盛。

外形特征:体长14-17厘米,体重16-29克。头部前方有一小块赤褐色,上体呈光泽的钢蓝色;翅膀为暗褐色,尾部深蓝黑色,尾叉明显,内侧尾羽有白色斑点;下体灰白色,喉部纯白,胸前有一条钢蓝色宽带,逐渐变细至中心;翼下覆羽白色。与相似种如家燕赤胸燕安哥拉燕相比,其特征在于白色喉部和赤褐色前额,与珠胸燕的区别在于胸带和前额颜色。雌鸟尾巴较短,幼鸟色彩较淡,前额颜色较浅,胸带呈棕色。

鸣叫特征:鸣声为快速的颤音,叫声包括尖锐的“chit”声和鼻音及吱吱声。

生活习性:偏好成对或成群觅食,常见于草地、轻林地和泛滥平原,常在围栏或水边的柱子上停歇。迁徙期间,从南非洲向北和西北迁移至安哥拉、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

生长繁殖:繁殖期一般为8月至翌年4月,高峰期在10月至12月,可能有两次或多次繁殖。巢为开放的杯状,由泥丸构成,内衬根须、毛发、干草和羽毛,通常固定在悬垂下方,靠近水源,如岩壁、涵洞、水坝、水箱、桥下、门廊、屋檐或天花板下,或废弃建筑内。一窝产卵2-5枚,通常3枚;孵化期15-16天;雏鸟由双亲喂养,离巢期20-21天;幼鸟离巢后仍会返回巢中休息12天以上。最老记录个体年龄为9岁11个月。

区别辨识:通过白色喉部和黑色胸带与相似物种区分,雌鸟比雄鸟尾巴略短,幼鸟色彩较暗淡。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从马拉维南部和津巴布韦至南非南部(除西北部);已知在赞比亚和纳米比亚繁殖(可能规律性),安哥拉中部有单个繁殖报告待确认。非繁殖季节,来自南非的群体向北和西北迁移至安哥拉、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可能到达坦桑尼亚。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喉燕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喉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