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嘴鹎(英文名:Hook-billed Bulbul,学名:Setornis criniger),是雀形目鹎科钩嘴鹎属的鸟类。在远东地区的特有种,主要分布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邦加岛(东部)和婆罗洲的低地森林中。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一个长而弯曲的银色喙。
外形特征:体型约20厘米,体重介于26至35克。上体呈丰富棕色,下体由胸部的偏白到腹部的淡黄色过渡,具有优雅的白色眉纹。头部无冠羽,颊部黑色,耳羽淡灰棕色。尾巴长且微圆,尾端外侧羽毛有明显白色尖端。下腹部至两胁部为明显的灰色,虹膜深棕色,喙及腿均为黑色。雄雌外观相似,幼鸟特征未详述。
鸣叫特征:会发出一系列尖锐的责备声,包括鼻音的‘jyaw, jyaw’声和快速干燥的咔哒声。
生活习性:通常单独、成对或小群体活动,栖息于森林中层和下层。在Borneo的低地森林、废弃的橡胶种植园以及某些特定生态交错带中发现。以果实为主食,包括小型浆果,偶尔也会捕食小甲虫、蜻蜓、蚂蚁和蜘蛛等昆虫。
生长繁殖:在Borneo,有记录显示在8月有携带食物的个体,以及在5月有新出巢的幼鸟。繁殖行为在9月被观察到,涉及低头和展翅颤动的动作。其他繁殖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通过其独特的面部图案、强健且明显弯曲的长喙以及白色眉纹进行识别。在Borneo和Sumatra的低地森林中,与同属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特有的长而弯曲的喙。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尼的Sumatra、Bangka岛(东部,南Sumatra)和Borneo。在Borneo,常见于Tanjung Puting国家公园,但在其他保护区较为稀少。
其他:尽管在Borneo局部地区较为常见,但在Sumatra却十分罕见。由于森林砍伐和火灾,其生境面积已大幅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钩嘴鹎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钩嘴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