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䴙䴘

Western Grebe 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

北美䴙䴘(英文名:Western Grebe,学名: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是䴙䴘目䴙䴘科北美䴙䴘属的鸟类。身长56至74厘米,体重1138-1826克,拥有长而细的天鹅般的脖子。其别称包括'dabchick'、'swan grebe'和'swan-necked grebe'。分布于北美洲西部,从加拿大中西部至美国中北部,西南部和墨西哥中部。该物种在形态上与克氏䴙䴘相似,两者存在生殖隔离。

外形特征:北美䴙䴘是北美洲最大的䴙䴘,体长55-75厘米,体重795-2000克,翼展79-102厘米。全身黑白色,长颈,红眼,喙长且呈黄绿色或橄榄色,眼周有暗色圈。飞行时可见白色翼纹。颈部细长,雌鸟略小于雄鸟。喙长直,黄绿色,末端尖锐;鼻孔靠近喙基开放;翅短,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部仅有短绒羽或几乎无尾;脚位于臀部附近,适合潜水;趾间有宽大的瓣蹼;中趾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体羽短密,防水;两性外观相似。

鸣叫特征:北美䴙䴘在求偶或回应潜在伴侣时,通常会发出刺耳的颤音叫声。

生活习性:北美䴙䴘几乎一生在水中度过,喜集群栖息,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于开阔水面,白天活动,繁殖季节多在挺水植物丛中或附近水域活动,遇人则躲入水草丛中。它们主要通过潜水觅食,捕食昆虫、贝类、鱼类等,潜水时间可达30-50秒,一般潜水深度1-4米。

生长繁殖:北美䴙䴘在大型内陆湖泊上集群繁殖,有时在沿海沼泽,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西部。其繁殖舞蹈壮观,两只鸟会抬起身体在水面奔跑。北方种群冬季向西迁徙至海岸水域,西南和墨西哥的种群可能全年居住。繁殖期间,通过仪式性的行为寻找配偶。

区别辨识:克氏䴙䴘相比,北美䴙䴘的侧面和脸部颜色更暗,喙色偏黄绿,下颌边缘暗色。克氏䴙䴘周围眼区为白色,喙上翘且明亮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加拿大中西部至美国中北部,西南部和墨西哥中部。冬季,北方种群迁往海岸水域,而西南和墨西哥的种群可能是全年居民。

其他:北美䴙䴘存在两种亚种:A. o. occidentalis在加拿大西南部和美国繁殖,而A. o. ephemeralis在墨西哥高原定居。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北美䴙䴘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北美䴙䴘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