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鹎(英文名:Common Bulbul,学名:Pycnonotus barbatus),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常见鸟类。广泛分布在非洲东北部、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
外形特征:黑眼鹎的喙相对短而细,上颚略呈向下弯曲。全身黑色的喙、腿和脚,眼睛深棕色,环绕着不太显眼的暗色眼环。体长约18厘米,尾巴较长。头部和背部呈深褐色,两性羽毛相似。
鸣叫特征:其叫声独特,响亮,被描述为类似医生快速念叨的节奏。
生活习性: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喜欢栖息在灌木顶端,活跃且嘈杂。栖息环境包括林地、沿海灌木丛、森林边缘、河岸植被、山地灌木丛和农业混合区,也常见于外来植物丛生处、花园和公园。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湿润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其他地区则更季节性,常与雨季开始同步。巢穴坚固,杯状,位于小树或灌木的叶间。一窝产卵通常为2至3枚,易受斑翅凤头鹃寄生。
区别辨识:与其他鹎属物种相比,黑眼鹎的头部和上体颜色较深,眼环明显,叫声独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北部、北部、西部和中部。在西班牙南部Tarifa有发现繁殖记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眼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