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歌百灵(英文名:Angola Lark,学名:Mirafra angolensis),是雀形目百灵科歌百灵属的鸟类。拥有棕色头部和具羽冠,上体布满黑褐色斑点,浅黄灰色的胸、腹和喉部,以及醒目的白眉。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常见于干燥的草地、灌木覆盖的平原和矮山。
外形特征:成年安哥拉歌百灵长约16至17厘米,重30至42克。其特征为较尖细的圆锥状嘴,鼻孔上的悬羽,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而直。上体为暗红棕色,背部和翼覆羽有实心的黑褐色中心,三级飞羽强烈条纹,尾部深棕色,外侧尾羽白色;下体为淡黄色,胸部和两胁呈更深的粉黄色,胸部有清晰的细条纹。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幼鸟的上体羽毛边缘较淡,胸部条纹更扩散和圆形。
鸣叫特征:在空中鸣唱,发出旋律性的颤音歌曲,音调起伏滚动,如“zi-zi-zu-zu-zu-zi-zi-zi”。此外,还发出模仿声音和响亮的‘tew-chi-chi-tew’叫声。
生活习性:生活在干燥的草地和灌木覆盖的平原及矮山,偏好季节性湿地和湿润草地。单独或分散成群,常于地面行走或进行柔弱的波状飞行。以草籽、嫩芽和少量昆虫如蚱蜢、蝗虫为食。
生长繁殖:雄鸟在空中鸣唱求偶。巢建于地面凹处或草丛中,由杂草、草叶和细蒿秆构成,外表多有杂草遮盖。繁殖期为5-6月,每窝产卵2-5枚,卵白色或近黄色,表面光滑具褐色细斑,大小约23毫米×18毫米,孵化期约15天。
区别辨识:比棕颈歌百灵体型小且颜色更深,比垂耳歌百灵体型大,具有更粗壮的喙和较浅的下体颜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包括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估计全球分布面积约为170,000平方公里。
其他:存在三种亚种,它们在羽毛色调上有所不同,从深灰色到丰富的赤褐色。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安哥拉歌百灵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安哥拉歌百灵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