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雀百灵

Fischer's Sparrow-Lark Eremopterix leucopareia

白颊雀百灵(英文名:Fischer's Sparrow-Lark,学名:Eremopterix leucopareia),是雀形目百灵科雀百灵属的鸟类。小型鸣禽,纪念德国探险家Gustav Fischer而得名。雄鸟拥有独特的外观,白脸颊上带黑色宽带,颈部前领和胸中央有黑斑;雌鸟则较为暗淡,具条纹。分布于肯尼亚中部至赞比亚东部,马拉维和莫桑比克西北部,栖息于干燥的低地草原。

外形特征:白颊雀百灵体型小而结实,雄鸟头部棕色,带有深色斑纹,白脸颊上的黑色宽带十分醒目,颈前领和胸中央也有黑色羽斑,腹部白色。雌鸟颜色较暗淡,具条纹。嘴部圆锥状,鼻孔上有悬羽,翅膀稍尖长,尾较翅短,跗跖后缘钝,后爪长而直。

鸣叫特征:该鸟在地面、飞行或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鸣声尖细而优美。

生活习性:栖息于干燥的大草原、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区域,通常在地面寻找食物,主要以草籽、嫩芽为食,也捕食昆虫。高飞时直冲入云,地面善奔走,受惊时藏匿不动。

生长繁殖: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巢建于松软沙质地形上,外缘由小卵石或沙子加固,内部由杂草草叶和细蒿秆构成。每次产2-3枚卵,两性轮流孵化11–12天,幼鸟孵化后赤身裸体,7天后睁开双眼,14或15天后学会飞行。

区别辨识:雄鸟的白脸颊上有一道黑色宽带,颈部前领和胸部中央也有黑色羽斑,与雌鸟形成鲜明对比。与栗背雀百灵的区别在于后者头部无白色斑块。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中部肯尼亚到东部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西北部,可能在东北部地区有所收缩,但在南部可能正在扩张其范围。

其他:在某些地区,如肯尼亚Magadi,该鸟会大量捕食与碱流相关的成年和幼虫蝇类(Diptera);在适宜条件下,每0.5公顷可达20对繁殖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颊雀百灵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颊雀百灵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