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小䴙䴘(英文名:Australasian Grebe,学名:Tachybaptus novaehollandiae),是䴙䴘目䴙䴘科小䴙䴘属的鸟类。身长23至27厘米,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周边太平洋岛屿的淡水湖泊与河流。䴙䴘家族中的较小成员,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水生生活方式著称。
外形特征:黑喉小䴙䴘在繁殖季节,上半身呈深褐色,头部和颈部为有光泽的栗黑色,眼后至颈部有明显的栗色条纹,眼黄色,嘴基部有一块白色的皮肤斑。非繁殖季节时,颜色变淡,头部和颈部变为灰棕色,脸部和前胸灰白色。幼鸟的头部和颈部带有黑白相间的条纹,眼睛颜色较暗。雌雄羽毛相似,体型紧凑,嘴形直而侧扁,鼻孔靠近嘴基,翅膀短小,有12枚初级飞羽,尾部仅有短绒羽。
鸣叫特征:发出快速金属般的颤音,略带波动,这是两性都会发出的声音,尤其是在繁殖季节。此外,还会发出尖锐的警报声“pit”或“bik”。
生活习性: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植物丛中,几乎终身生活在水中,集群居住,游泳时依赖脚力而非翅膀。它们是出色的游泳者和潜水者,遇险时会立即潜水并在水下游走。以小鱼、淡水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甲壳类为食,有时会与鸭子、䴙䴘和秧鸡共同觅食,利用它们激起的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延长,自8月至翌年4月,机会性地在临时水域繁殖。巢建于水边草丛中,由植物材料构成的浮动平台,固定在水下植被上。每窝产卵1至9枚,通常4至5枚,孵化期约23天,雏鸟出生时覆盖着深棕色条纹的绒毛,腹部白色和灰棕色,约8周后离巢。父母双方共同参与育雏,但雄鸟会在雏鸟成长至约3/4大时离开。
区别辨识:与非繁殖期的苍头小䴙䴘相比,黑喉小䴙䴘的面部斑点更黄,且喉咙和前胸呈灰白色。繁殖期的区别在于头部和颈部的栗色范围较小,不会延伸至喉咙和前颈。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全球数量估计约为50万只,呈现增长趋势。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等地常见,但在某些岛屿如爪哇、巴厘岛和小巽他群岛的蒂莫尔岛可能面临风险。
地理分布:分布于远东和澳新界,包括爪哇岛、桑吉赫和塔劳群岛(北苏拉威西岛)、帝汶岛(小巽他群岛东部)、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东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和伦内尔岛(所罗门群岛南部)。
其他:近年来在新西兰建立了小型繁殖群体,但似乎正在减少。在澳大利亚,因湿地的人为改变导致局部种群下降或灭绝,但人造湿地的广泛创建对该物种有益。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喉小䴙䴘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