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背山雀

Green-backed Tit Parus monticolus

绿背山雀(英文名:Green-backed Tit,学名:Parus monticolus),是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又名: 青背山雀,色彩斑斓的小型山雀,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台湾等地区,与白腹的欧亚大山雀亚种分布有所重叠。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肩部绿色区域与颈部黑色区域交界处有一条细的亮黄色环带,以及一条纵贯整个下体的粗的黑色条带。

外形特征:绿背山雀体型小巧,拥有亮黄色的腹部,背部呈现绿色,双翼上有两条狭窄的白色翼纹,与大山雀相似但特征更为鲜明。雄雌同形同色,无明显性别差异。

鸣叫特征:鸣叫声为一系列3-4个哨音,叫声较为罕见,表现为粗哑的‘deedeedee’声。

生活习性:绿背山雀偏好于海拔1000~4000米的中高山区,常见于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它们活跃于森林的中上层,成对或混群活动,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偶尔也食用少量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集中在4-7月,雌鸟在天然树洞或岩石缝隙中筑巢,巢呈杯状,主要由羊毛构成,有时混合苔藓和草茎。每窝产卵4-6枚,孵化和育雏主要由雌鸟承担。

区别辨识:绿背山雀欧亚大山雀绿背亚种的区别在于前者背部绿色,具两道白色翼纹,而后者仅具一道翼斑;在中国,绿背山雀仅与白腹的欧亚大山雀亚种分布有重叠。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绿背山雀虽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但在中国分布虽广却非优势种,属于稀有种。此外,它们还面临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已列入国家林业局的三有保护鸟类名录。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至越南中南部和台湾,主要栖息于欧亚大陆远东地区的山地森林。

其他:绿背山雀在中国的分布虽然广泛,但在市场上的出现频率较低,由于非法贸易的影响,对野生种群构成一定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绿背山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绿背山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