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连雀(英文名:Grey Hypocolius,学名:Hypocolius ampelinus),是雀形目连雀科连雀属的鸟类。体长约18厘米,淡灰色,具黑色面罩和微小羽冠。主要栖息于伊拉克及其邻近地区的半干旱地带,非繁殖季节会迁徙至印度、阿富汗南部及可能到达非洲。以果实为主食,偶尔摄取昆虫。
外形特征:灰连雀是一种细长、浅灰色的鸟类,体长约18-21厘米,体重48-57克。雄鸟具有黑色面罩,延伸至颈背;上体淡蓝色灰色,翼羽黑色,有广泛的白色尖端,尾部黑色,末端宽黑带。下体较淡,呈淡黄色或白色。雌鸟缺乏黑色面罩,上体颜色较暗,呈淡灰色棕色,翼羽尖端狭窄的白色,尾部有模糊的暗色终端带。幼鸟为淡沙棕色,尾羽有淡化的黑色尖端,下颚基部粉红色。
鸣叫特征:鸣叫包括柔和的‘tre-tur-tur’声,最后两个音节音调较低;从栖木发出下降的‘whee-oo’声,偶尔在飞行中也会发出;在求偶展示期间连续发出响亮的‘kirrr’声。
生活习性:灰连雀主要栖息于低地排水盆地和河流谷地的树木区,尤其偏爱枣椰树和白杨树林,以及有灌木(如刺槐)和荆棘树的地区。非繁殖季节栖息地类似,但范围更广,包括沙漠灌木丛、灌溉种植园和果园。果实树(尤其是Salvadora persica和枣椰树)的存在对其至关重要,饮用水供应同样重要。它们是短途迁徙者,主要在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印度西部、沙特阿拉伯西部和中部以及阿拉伯海湾国家过冬。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最晚的五月开始,持续至七月中期,通常会有两窝幼鸟。半群居繁殖,每对仅保卫巢穴周围的直接区域。杯状巢由双亲共同建造,深度约30毫米,位于离地面1-4米的荆棘树、刺槐或其他灌木中。每窝产卵3-5枚,双亲共同孵卵和育雏。孵化期14天,雏鸟期13-14天。
区别辨识:灰连雀具有独特的外形,如长尾和黑色面罩(雄鸟),使其容易与其他鸟类区分开来。雌雄之间可以通过面罩的有无来辨别,而幼鸟则呈现出与成鸟不同的沙棕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东地区分布,虽确切范围和趋势未知,但总体上不面临全球威胁。
地理分布:繁殖于伊拉克、伊朗南部、土库曼斯坦南部和阿富汗南部,以及阿拉伯半岛;非繁殖期主要分布在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南部、印度西部、沙特阿拉伯西部和中部以及阿拉伯海湾国家,包括巴林。
其他:灰连雀是鸟类观察者追寻的目标之一,因其家族的独特性和稀有性。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连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连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