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小鹟

Olive Flyrobin Kempiella flavovirescens

绿小鹟(英文名:Olive Flyrobin,学名:Kempiella flavovirescens),是雀形目鸲鹟科Kempiella的鸟类。生活在新几内亚低地和丘陵森林中的小型鸟类。其上体橄榄绿色,腹部黄橄榄色,喉部鲜黄色,具有独特的黄色眼环和双色喙,上喙黑,下喙橙色。曾被归入Microeca属,现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归入Kempiella属。

外形特征:绿小鹟长约13至14厘米,重14至17克。头部冠羽、头部两侧和上体呈暗橄榄绿色,翼上和尾部深橄榄棕色,腹部浅橄榄黄色,两胁带橄榄色晕染。虹膜深褐色,上喙暗灰褐色,下喙淡黄或橙黄色,腿淡黄或淡褐色。雌雄相似,幼鸟羽毛末端苍白,成鸟特征保留自幼鸟状态。亚种cuicui的上体颜色更鲜亮,下体黄色更深。

鸣叫特征:鸣唱为快速连串的下降再上升的二音节音乐哨音,单调重复的"uliuliuliuliuli..."。还有较安静的口哨音,重复3至5次或更多,以及严厉的鼻音责骂声和类似生锈铰链发出的不悦耳的"swee"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雨林、季风林,有时在柚木(Tectona)种植园,偶尔会飞到附近开阔地带觅食。主要在低地和低山地区活动,最高可达海拔1200米,罕见至1500米。通常与黄脚小鹟在同一海拔范围内共同出现。以昆虫为食,主要在中层林冠(50%)、下层林冠(35%)和林下层(15%)觅食,通过突然出击(约50%)、空中捕食(约30%)、拾取和悬停等方式捕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新几内亚东南部(波蒙特低地)为6月至8月,筑巢于树苗或小树的水平枝上,距地面1.5至12米处,用苔藓和蛛网编织的小杯状巢,内部铺有毛发,一窝产2枚蛋。具体繁殖细节尚不清楚。

区别辨识:与黄腿鹟(Yellow-legged Flycatcher)的区别在于绿小鹟的喉部为黄色而非白色。与柠檬腹鹟(Lemon-bellied Flycatcher)的区别在于绿小鹟有明显的眼环,且栖息于森林而非草原。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巴布亚群岛(瓦伊盖奥岛、巴坦塔岛、米苏尔岛)、亚彭岛、阿鲁群岛和新几内亚主岛。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可见于四王群岛(新几内亚西北部)、印尼阿鲁群岛(新几内亚西南部)、印尼亚彭岛(鸟头湾,新几内亚西北部)和新几内亚。

其他:绿小鹟在新几内亚东南部雨林研究点附近的R. Brown地区,估计密度约为20只/10公顷,表明其在该地区数量相当普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绿小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绿小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