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森极乐鸟(英文名:King of Saxony Bird-of-paradise,学名:Pteridophora alberti),是雀形目极乐鸟科萨克森极乐鸟属的鸟类。又名: 萨克森天堂鸟、萨克森风鸟,亦称为萨克森天堂鸟或萨克森风鸟,以其头部两侧长达半米的特殊饰羽而闻名,主要栖息于新几内亚的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雄性萨克森极乐鸟拥有黑色上部,腹部为黄色,翅膀边缘橙色,头部两侧延伸出两根异常长的类似天线的羽毛。雌鸟上部灰褐色,下部白色带有暗色斑点,尾基部下方呈淡褐色。雄鸟羽毛独特,无可混淆;雌鸟与雌鸟Lophorina和Parotia相似,但体型较小,更偏灰色,尾巴底部有淡黄色羽毛。雄鸟约22厘米,重80-95克;雌鸟约20厘米,重68-88克。
鸣叫特征:发出连续的、类似昆虫的、类似无线电杂音的奇怪叫声,有时在求偶展示时伴随着头部长羽毛的摆动和上下弹跳。
生活习性:栖息于新几内亚的山地森林树冠层,主要以水果、昆虫和蜘蛛为食,通常单独觅食,从地面到树冠皆可见其活动。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全年发生,高峰在7月至次年2月。雄鸟会从多个传统高树上唱歌求偶,雌鸟独自筑巢和孵卵。已知的一个巢穴位于Timonius belensis树的三叉枝上,离地面11米,巢由细茎和蕨类植物构成。孵化期超过22天,但关于雏鸟成长期的信息尚缺。
区别辨识:雄鸟的长饰羽和独特的叫声是其显著特征。雌鸟与Lophorina和Parotia的雌鸟相似,但体型较小,颜色更灰,尾部下方有淡色羽毛,通过这些特征可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二级);在新几内亚中部广泛分布,部分地区常见,但在某些区域缺乏成年雄鸟的观察记录。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几内亚中部的山脉区域,从Weyland山脉向东至Kratke山脉,包括Snow山脉、Star山脉、Victor Emanuel山脉、Mt Bosavi、Mt Hagen、Mt Giluwe、Ambua山脉、Kubor山脉、Schrader山脉和Bismarck山脉。
其他:萨克森极乐鸟的雄鸟求偶展示包括在树冠层的简单展示和下层藤蔓上的Understorey Bouncing Display,涉及腿部弯曲、翅膀颤动、羽毛竖立和饰羽的抬升。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萨克森极乐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萨克森极乐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