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肉垂风鸟(英文名:Short-tailed Paradigalla,学名:Paradigalla brevicauda),是雀形目极乐鸟科肉垂风鸟属的鸟类。以独特的亮黄色面部肉垂和深黑色羽毛著称,分布于新几内亚山区西部至中部的蒙特山森林地带。其体型中等,尾部较短。
外形特征:雄性短尾肉垂风鸟长约23厘米,重160-184克,拥有明亮的黄色面部肉垂,起始于上喙基部,以及较小的天蓝色下喙肉垂;全身覆盖丝绒般乌黑的羽毛,头部羽衣带有油绿的虹彩光泽,尤其在冠羽和颈背处更为明显。背部略带紫色,覆以丝绸般的橄榄绿色光泽。尾羽较短,中央一对比其余尾羽平均短3毫米。雌鸟体型略小,尾部更长,色彩较为暗淡。幼鸟色泽更为暗淡,缺乏虹彩光泽,面部肉垂呈淡黄白色。
鸣叫特征:鸣叫声包括旋律的‘hui’声,高音哀怨的四音节哨声,最后一音延长升高,喉咙发出的嘶哑声,以及类似‘churr churr churr’的连续声,比的叫声更轻柔。
生活习性:栖息于中海拔蒙特山森林,包括南方山毛榉森林、次生林,森林边缘和花园边缘;海拔高度在1400-2580米之间,主要活动在1600-2400米。以水果为主食,也会在苔藓枝条上寻找昆虫、蜘蛛、蠕虫和蛙类。通常在森林中层和上层觅食,偶尔接近地面。单独活动。
生长繁殖:繁殖记录遍布全年除三月和十一月;产卵期在一月、四月至七月、九月至十月和十二月;一例巢筑于九月初。雄鸟可能为多配偶制,雌鸟独自建巢和照料巢穴。巢由绿色苔藓、蕨类叶片和小型寄生/攀援植物构成,内部铺有干燥的叶子,蛋窝由细黑线状藤蔓环绕。巢置于5-11米高的树枝分叉处,位于森林边缘或花园内的树木中。单个雌鸟至少七年内在同一区域筑巢。
区别辨识:与长尾肉垂风鸟相比,短尾肉垂风鸟体型更小,尾羽更短,面部肉垂缺少红色。雄鸟和雌鸟的主要区别在于体型和肉垂的大小及亮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被列入CITES附录II。尽管分布范围受限,但在某些局部地区常见,整体数量稳定。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中央山脉东侧至韦兰山脉以东,包括卡里穆伊山和俾斯麦山脉。主要栖息在中海拔森林,从西部至中部山区。
其他:曾被认为实行一夫一妻制,现确认为多配偶制。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短尾肉垂风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短尾肉垂风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