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渡鸦

Forest Raven Corvus tasmanicus

林渡鸦(英文名:Forest Raven,学名:Corvus tasmanicus),是雀形目鸦科鸦属的鸟类。亦称塔斯马尼亚渡鸦,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及东南部部分地区,如维多利亚的威尔逊角和波特兰。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多里戈和阿米代尔等地也有发现。该物种具有全黑的羽毛、喙和腿,成年个体拥有白色虹膜,幼鸟虹膜则为深褐色至榛色,带有蓝色边缘。新南威尔士州的种群被认定为独立的亚种C. tasmanicus boreus。

外形特征:林渡鸦体长52–54厘米,雄鸟体重500–800克,雌鸟535–755克(指名亚种),雄鸟550–740克,雌鸟600–710克(boreus亚种)。其体型庞大,腿部较长,喙粗壮,中等长度的双叉状喉羽显著,翅膀钝圆,尾巴较短。羽毛光泽黑色,头颈基部灰色;虹膜白色;喙和腿黑色。两性相似,幼鸟色泽较暗,喉羽较短,口裂和咽部皮肤粉红色,眼睛蓝灰色(雏鸟)至棕色;二到三年龄的亚成体眼睛棕色,逐渐变为榛色。boreus亚种与指名亚种羽毛相似,但翅膀和尾巴更长,比例接近澳洲渡鸦,但飞行时有圆形、宽基的翅膀和宽阔的尾巴。

鸣叫特征:林渡鸦的叫声深沉而沙哑,通常由四个音符组成,尾音拉长下降。它还会发出较短、尖锐的吠声,有时会反响,以及低沉的喉音。

生活习性:林渡鸦栖息于各种陆地生境类型,从亚高山地带(海拔1500米)到沿海地带,包括密林,但在雨林冠层内较少见。常见于林地和牧场,常出现在树林与开阔地带的交界处。主要以昆虫、小型鸟类、鸟蛋、雏鸟、小型哺乳动物、腐肉为食,偶尔捕食蜥蜴,也吃种子、水果和其他植物材料,偶尔采食花蜜。它们在地面觅食,有时在树上和灌木丛中觅食。成对或家族群体觅食,也形成较大的非繁殖群体。

生长繁殖:繁殖期主要在晚冬至春季,大多在7月至9月,但在塔斯马尼亚可延至早夏(12月中旬)。一夫一妻制。每对单独筑巢,巢位于树叉中,由树枝构成,内衬树皮、树叶、羽毛、草、羊毛、毛发、海藻和/或马粪,建在距地面3至36米的高度。每窝产卵3至6枚,通常4或5枚;雌鸟孵化,孵化期约20天;幼鸟由两性喂养,巢中停留37至43天;幼鸟依赖父母再三个月。巢偶尔会被沟嘴鹃寄生。

区别辨识:林渡鸦与澳大利亚其他乌鸦和渡鸦的区别在于叫声、喉羽、行为和分布位置。它的叫声比澳洲渡鸦更深沉、更粗糙,比小渡鸦的叫声更丰富、更悠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林渡鸦是塔斯马尼亚唯一的永久居住乌鸦,也是该州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在维多利亚南部,从莱克斯入口向西横跨吉普斯兰到威尔逊角,奥特威山脉从托基以西10公里到波特坎贝尔,最后在格兰平山和米尔利森平原延伸至南澳大利亚东南部。在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有两个不连续的种群:从蒂加登向北到尤赖吉尔国家公园,以及大分水岭和新英格兰高原从格洛斯特山顶向南到滕特菲尔德。

其他:林渡鸦在塔斯马尼亚可能随着农业和城市化的扩张而数量增加,它适应了农业和城市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尽管被视为羊羔和果园作物的害鸟,但林渡鸦在控制昆虫和清除腐肉方面可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林渡鸦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林渡鸦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