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鹱(英文名:Balearic Shearwater,学名:Puffinus mauretanicus),是鹱形目鹱科鹱属的鸟类。中等体型海鸟。命名源自英语中‘puffin’一词,指大西洋鹱的肥嫩雏鸟干尸,而种加词'mauretanicus'源于古北非地区Mauretania的名称。巴利鹱是欧洲最濒危的海鸟之一,IUCN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体型介于34至39厘米,翼展约78至90厘米,上体深棕色,下体脏白色,具有独特的侧翼飞行模式,几乎触碰水面。
外形特征:巴利鹱体型中等,长度约30至40厘米,体重490至565克(雄鸟),472至550克(雌鸟)。翼展76至93厘米。与相似的地中海鹱相比,巴利鹱上体色调更灰,下体颜色较暗,呈灰褐色,尤其是尾部下方。腹部有时白色,但两侧臀部无明显白色。雌雄外观相似,但在多数测量中雄鸟略大。幼鸟在6月至9月可通过其上体深色新鲜羽毛与成鸟区分。
鸣叫特征:巴利鹱通常在海上保持沉默,仅在繁殖群落中发出声音,叫声为两音节,第一个音节嘈杂,第二个音节清晰。叫声与大西洋鹱类似,但音调更低,持续时间更短,尤其雌鸟的叫声节奏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巴利鹱主要栖息于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东部的近岸水域,繁殖于沿海岛屿或离岸小岛,偶尔深入内陆。它们在繁殖后离开地中海,向法国海岸迁徙,在英吉利海峡和西班牙西北部海域度过夏季。以小型集群鱼为主食,如鳀鱼和沙丁鱼,也会捕食乌贼和甲壳类动物。主要通过追逐潜入水中捕食,活动高峰在早晨、下午早期和日落前后。
生长繁殖:巴利鹱于9月至次年1月期间访问繁殖地,2月至4月产卵,孵化期约50至52天,幼鸟孵化后约72天离巢。繁殖系统为长期单配偶制,具有强烈的伴侣和巢址忠诚度。巢筑于岩缝或洞穴中,辅以少量植被。成鸟主要在夜间返回巢穴。
区别辨识:与地中海鹱相比,巴利鹱上体色调更灰,下体颜色较暗,尤其是尾部下方。叫声虽相似,但巴利鹱的叫声音调更低,持续时间更短。雌鸟叫声节奏与地中海鹱有所不同。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
地理分布:巴利鹱主要繁殖于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冬季大部分个体留在地中海,部分进入大西洋,抵达英国和爱尔兰附近海域。
其他:巴利鹱的繁殖地受到度假村开发的威胁,光污染和外来掠食者如猫和鼠类的影响也是其面临的严重问题。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巴利鹱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