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鹊鸦(英文名:White-throated Magpie-Jay,学名:Calocitta formosa),是雀形目鸦科鹊鸦属的鸟类。大型、色彩鲜明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哥斯达黎加的热带低地森林、种植园和半开放地带,偏好干燥至半湿润环境。常见于小群体中,活跃而显眼。头部有显著的羽冠,脸部和喉咙为白色,尾部长而具白色边缘,与同域内无相似物种。
外形特征:体长43-56厘米,体重205-213克,雄鸟尾长284-334毫米,雌鸟尾较短,267-314毫米。脸颊和喉咙白色,颈部和胸部亦为白色,颈胸间有一黑色环带,背部呈天蓝色。雄鸟头部羽冠发育良好,黑色长羽微弯,激动时竖立,雌鸟羽冠较短,多为黑色或黑白相间。雌雄均有黑色斑块在耳部,雌鸟更为明显。
鸣叫特征:拥有丰富的叫声,包括刺耳的‘jeer!’、粗犷的‘raah’或‘reeah’,以及类似大鹦鹉的多种旋律音调,如清脆的口哨声、滚动或颤音的下滑‘prrrreeeeeo’。
生活习性:栖息于干旱至半湿润的林地,海拔从低地至800米,偶尔可达1250米。常见于荆棘森林、落叶林和画廊森林,频繁出没于林缘和灌木丛生的开阔地带,咖啡种植园边界。杂食性,以大型昆虫、小型爬行类、两栖类、小鸟蛋和雏鸟为主食,也吃种子、果实、谷物和花蜜。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12月底至次年7月,巢建于树上6-30米高处,由两性共同构建,直径约12.7厘米,巢材为粗枝条,内衬细根。一窝产卵2-6枚,孵化期未知,雏鸟成长周期23天。繁殖系统灵活,从单一配对到多对共享领地,雌鸟多为亲属关系,雄鸟在4-23个月后离开出生领地。
区别辨识:通过其独特的羽冠、白色面颊和喉咙、天蓝色背部和长尾来辨识。与同域内的其他鸟类显著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从墨西哥南部至哥斯达黎加,涵盖从海平面至1250米的多种生境,包括干旱至半湿润的林地、灌木丛和种植园。
其他:白喉鹊鸦在哥斯达黎加的圣罗莎国家公园被观察到偏好受干扰的区域,如林地和牧牛牧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喉鹊鸦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喉鹊鸦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