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蓝鸦

Tufted Jay Cyanocorax dickeyi

簇蓝鸦(英文名:Tufted Jay,学名:Cyanocorax dickeyi),是雀形目鸦科蓝鸦属的鸟类。在墨西哥西部山区特有的大型鸦科鸟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一撮高耸的黑色羽冠,搭配深蓝色的背部和翅膀,以及白色的腹部和尾端。黄色的眼睛和独特的鸣叫使其易于识别。簇蓝鸦通常在松林和橡树林中以小群体活动,栖息海拔在1350至2150米之间。

外形特征:簇蓝鸦是一种大型的蓝鸦,具有独特的蓝白黑三色羽毛模式。雄鸟和雌鸟的外观相似,拥有直立的黑色羽冠,深蓝色的背部、臀部、翅膀和尾巴基部,而尾部远端和下体则为明亮的白色。成鸟的眼睛呈黄色,喙和脚均为黑色。幼鸟与成鸟类似,但羽冠较短,眼睛下方的斑点较小且呈蓝色,而非白色。

鸣叫特征:簇蓝鸦有多种叫声,最常见的是快速的四音节叫声,这种叫声可能在觅食时由群落成员发出,或由筑巢的雌鸟发出。此外,还有鼻音的‘aaagh’叫声和守护巢穴时的‘tuk’或‘tst’叫声。

生活习性:簇蓝鸦栖息于混合落叶和常绿森林,偏好在树冠层活动,很少触地。它们的食谱包括浆果、坚果、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簇蓝鸦以4到16只的小群体生活,群落内部有明确的社会结构。

生长繁殖:簇蓝鸦的繁殖季节从3月末开始,每群仅一对繁殖。巢由群落成员共同建造,位于树上5到15米的高度,巢的直径约41厘米,深度约6厘米。雌鸟独自孵化,雄鸟和其他成员提供食物支持。孵化期大约为18到19天,幼鸟出生后大约24天离巢。

区别辨识:簇蓝鸦黑喉鹊鸦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但后者尾部更长,白色较少,颈背呈蓝色,且羽冠较长。与白尾蓝鸦相比,簇蓝鸦的羽冠更大,尾部白色更多。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簇蓝鸦分布于墨西哥西部的Sierra Madre Occidental山脉,具体在Sinaloa、Durango和Nayarit地区。其地理分布局限于一个约193公里乘32公里的区域内。

其他:簇蓝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在鸟类学中独具特色,群落中存在协助繁殖的行为,即每对繁殖的簇蓝鸦会得到最多八只‘助手’的帮助,大多是未成年个体。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簇蓝鸦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簇蓝鸦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