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颈皱鹟

Frilled Monarch Arses telescopthalmus

饰颈皱鹟(英文名:Frilled Monarch,学名:Arses telescopthalmus),是雀形目王鹟科皱鹟属的鸟类。包括Boigu岛(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部的托雷斯海峡)。

外形特征:雄性饰颈皱鹟拥有引人注目的黑白相间的羽毛,头顶至眼下方为黑色,上身大部分为光泽黑,除了白色的颈环和颈部侧面,以及白色的肩羽、下背和臀部;腹部白色。雌鸟则截然不同,头部黑色,耳羽黑色,颈后橙色,上身丰富红棕色,下巴、喉咙和胸部橙色,腹部颜色较浅。幼鸟类似雌鸟,但色彩较为暗淡,喙角质色,腿呈淡褐色。

鸣叫特征:饰颈皱鹟的典型叫声是一连串尖锐、粗糙的撕裂声“pssshht”,通常在警报时大声重复,或者作为接触信号轻柔发出。其歌曲为响亮、嗡嗡的扁平颤音系列,有时以更快的速度发出,可能是在领土冲突即将发生时。

生活习性:栖息于雨林、森林边缘、画廊森林和次生林,海拔高度可达约1500米。它们是定居型鸟类,主要食物为节肢动物,如蟋蟀、蚱蜢和象鼻虫。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有时会伴随幼鸟,经常是混合物种觅食群的核心成员。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随地理位置而异,通常在8月至12月(大多在10月的晚旱季)和4月至5月的晚湿季,以及在2月的湿季。一夫一妻制,全年积极保卫领地。巢由两性共同建造,是一个微小的悬挂杯状结构,由细枝编织而成,外部装饰有苔藓,悬挂在藤蔓或树枝之间,通常在森林边缘的相对开放的地点,离地面2.4至12米。

区别辨识:饰颈皱鹟与相似的栗领皱鹟区别的关键在于:雄鸟的颈环为白色而非橙色,雌鸟的背部为红棕色而非棕色。亚种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雌鸟的羽毛颜色上。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和Boigu岛(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北部的托雷斯海峡)。

其他:饰颈皱鹟的五个亚种在羽毛颜色和大小上有细微差别。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饰颈皱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饰颈皱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