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王鹟

Chestnut-bellied Monarch Monarcha castaneiventris

栗腹王鹟(英文名:Chestnut-bellied Monarch,学名:Monarcha castaneiventris),是雀形目王鹟科王鹟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蓝黑色王鹟,具有光泽,腹部和下体为栗色,喙呈淡灰色。广泛分布于所罗门群岛中部和南部(除新乔治亚岛群),从舒瓦瑟尔岛至马基拉岛一带的原始森林中,偶尔出现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地区。

外形特征:成年雄性栗腹王鹟的头部至胸部中心、颈部两侧及上体,包括飞羽和尾部,均为蓝黑色光泽;其余下体及腋下为栗色。雌鸟光泽较弱,尤其是翅膀和尾巴。幼鸟描述不详,但可能比成鸟的翅膀和尾巴更棕色。三个亚种中,obscurior亚种比指名亚种更暗,金属光泽更明显,胸下黑斑更宽,上侧腹及腋下多为黑色。

鸣叫特征:其歌喉是一连串快速的‘kwee kwee kwee’哨声。常见叫声为尖锐的责骂般的喋喋不休音。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原始森林,偶尔也会在较高的次生林中发现,从海平面到山脉,可达约1450米的高度,但在1100米以上较为罕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会加入混种群鸟的觅食队伍,活跃而系统地在森林树冠的中上层叶间觅食,也会追逐飞行中的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不详,仅有一例观察到成鸟喂养刚离巢的幼鸟。多数在6月到7月处于繁殖状态。

区别辨识:里氏王鹟布岛王鹟的区别在于,白顶王鹟雄鸟具有白色,而雌鸟具有栗色的喙基新月形标记,而布岛王鹟可能在形态和歌声上难以区分,但基因分析显示其嵌入在栗腹王鹟的指名亚种中。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限制范围物种,仅存在于所罗门群岛生态区。全球种群数量尚未量化,但其在分布范围内普遍常见。然而,由于所罗门群岛低地森林的快速砍伐,总体种群数量可能正在下降。

地理分布:分布于所罗门群岛的中部和南部,从舒瓦瑟尔岛至马基拉岛,排除新乔治亚岛群。在所罗门群岛的花园环境中最为丰富,其次是在次生林和混合可可种植园中,而在完整的森林和单一可可种植园中最为稀少。

其他:栗腹王鹟的分类较为复杂,曾包含六个亚种,涉及不同程度的羽毛差异、歌曲差异和性别二态性。其中一些群体已被分离并被认可为独立物种,如白顶王鹟和布干维尔王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栗腹王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栗腹王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