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王鹟(英文名:White-collared Monarch,学名:Symposiachrus vidua),是雀形目王鹟科黑王鹟属的特有种。体型纤小的黑白相间王鹟,因颈侧与后颈的白色宽领而得名。分布于所罗门群岛东南部的马基拉岛与乌吉岛,栖息于原始林及高大次生林,海拔可达800米。虽在山区较为常见,但分布极为局限。
外形特征:体长约15厘米,体重15.5–19.5克。成鸟头部至胸中央呈亮蓝黑色,宽阔的白色颈领环绕颈侧与后颈;上体余部蓝黑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翼黑色,中覆羽端部及大覆羽边缘白色;尾羽黑色,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尖端白色;胸以下至腹面全白。虹膜深褐色;喙淡灰或蓝灰色,尖端黑色;腿蓝灰色。雌雄同色。幼鸟头、上体及翼、尾呈褐或灰褐色,喉部灰褐,下体大部分锈色,尾下覆羽尖端宽白。亚种squamulatus与指名亚种不同,其黑色喉下部与胸上部散布白色鳞状或梨形斑点。
鸣叫特征:叫声为纤细颤抖的哨音与反复刺耳的嗡嗡状叽喳声,符合本属的典型特征。
生活习性:留鸟。栖息于从海平面到至少800米的原始林及高大次生林。单独、成对或加入混合种群觅食,在枝叶间上下移动,尾常高举;灵巧攀爬浓密植被,并在空中追捕昆虫。
生长繁殖:暂无繁殖信息。
区别辨识:与同属其他种相比,白领王鹟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宽阔的白色颈领及黑白分明的体色;指名亚种胸腹分界清晰,而亚种squamulatus的黑色胸上部具白色鳞状斑,可资区分。
保护现状:IUCN: NT(近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所罗门群岛东南部的马基拉岛(指名亚种Symposiachrus vidua vidua)与乌吉岛(亚种Symposiachrus vidua squamulatus)。
其他:为所罗门群岛特有且分布极窄的留鸟,尚未记录迁徙行为。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领王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领王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