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王鹟

Hooded Monarch Symposiachrus manadensis

冠王鹟(英文名:Hooded Monarch,学名:Symposiachrus manadensis),是雀形目王鹟科黑王鹟属的鸟类。中等体型,以黑色上体和胸部、白色腹部为显著特征,拥有灰色喙和较长尾巴,头部似有蓬松的羽冠。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的低地和山麓森林内部。

外形特征:成鸟全长约15至16.5厘米,全身大部分为光亮的蓝黑色,包括头部至胸中央、背部及翅膀(除褐色初级飞羽)、尾部全黑;自胸侧向下至腹部为白色;虹膜深色;喙淡灰蓝色,尖端黑色,有时全黑;腿白色、灰色或钢灰色。雌雄相似。幼鸟与成鸟类似,但黑色部分被灰色或灰褐色取代,胸前的黑色斑块不明显,腹及两胁呈浅棕色。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一系列单调的哨音,与短嘴旋木雀的叫声相似,结尾音节模糊成单一音调;另有上升音符序列,"swee dee dee",以及高音哨声"dee-yuu, dewi dewi"。还有长时间的低音单音和类似斑翅王鹟的粗糙尖锐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约375米的低地和丘陵森林,局部可达1200米。通常独居,除非在繁殖季节。偶尔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常与babblers(Timaliidae)和pitohuis(Pitohui)一同觅食。在森林下层和较低的中层树木中觅食,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幼虫为食,通常安静地从树叶间捕捉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8月和9月。已知巢穴数量有限,由暗色植物纤维、细根和苔藓构成,内衬精细的寄生植物根,有时带有下垂的"尾巴",放置于开阔的幼树叉中,距地面1至1.65米。每窝产卵2枚,蛋壳呈深棕色,大端有更深的斑点。关于繁殖行为的更多信息尚缺。

区别辨识:与Satin和Leaden Flycatchers相似,但冠王鹟生活在森林内部而非开阔地带,且白色下体延伸至胸部两侧。幼鸟与成鸟的主要区别在于颜色的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低地和山麓森林,主要集中在平缓地带。

其他:最初由法国自然学家Jean Quoy和Joseph Gaimard于1832年描述,因标本采集地错误标记为Célèbes岛(现苏拉威西)的Manado。1941年,模式产地更正为新几内亚的Manokwari。曾隶属于Muscicapa和Monarcha,2009年归入Symposiachrus。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冠王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