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扇尾鹟

Palau Fantail Rhipidura lepida

帕劳扇尾鹟(英文名:Palau Fantail,学名:Rhipidura lepida),是雀形目扇尾鹟科扇尾鹟属的鸟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细长、常呈扇形展开的尾巴。主要呈现淡橙红色调,喉部闪耀着白色光泽,胸部黑色,侧翼灰暗。这种鸟通常居住在森林环境中,偶尔也会在开阔的灌木丛中觅食。在帕劳群岛的多个岛屿上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外形特征:体长约18厘米,头顶至背部及尾羽上覆羽呈肉桂红褐色,臀部颜色稍浅;眼周和耳羽深棕色;翅膀暗棕色,内侧次级飞羽、次级飞羽覆羽及肩羽边缘带肉桂红褐色;尾羽基部及尖端红褐色,中央部分黑色;下巴、上喉及面颊区域纯白,下喉至上胸黑色,两侧逐渐转灰形成宽广的色带,下胸至腹部及尾下覆羽浅肉桂红褐色。虹膜深棕色,喙近黑色,下颚基部微白,腿棕色。雌雄外观相似,雌鸟体型略小。幼鸟上体棕色,体羽尖端窄幅红褐色,翼羽覆羽宽幅红褐色边缘;亚成鸟似成鸟,但头部和颈部棕色,喉部灰白,胸前斑纹带有肉桂色。

鸣叫特征:其鸣唱由一连串音高相同的啾啾声和吱吱声组成,每个音节带有下降的抑扬感,被形容为“如同沉重家具在木质滚轮上滚动的声音”。此外,还会发出响亮、尖锐、向下弯曲的叫声“keee-up!”和“queeer”,以及有节奏的“kéé-keer-kew”;同时伴有响亮、粗糙的斥责声。

生活习性:帕劳扇尾鹟活跃于森林环境,包括成熟的原始森林、次生林以及草原中的森林片断。它偶尔会进入灌木丛,甚至在红树林中也能偶尔见到。它不会迁徙,而是常年居住在帕劳群岛的多个岛屿上。它以跳跃和飞行的方式积极寻找猎物,能够在空中捕捉或从植被中搜寻食物,穿梭于森林的次冠层和下层植被间,偶尔从树干和岩石上捕获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尚未详细记录。在可能的求偶活动中,一只个体会在另一只面前展示,将完全展开的尾巴翘起覆盖在背上。巢是一个紧密编织的杯状结构,带有几厘米长的垂挂“尾部”,放置在树枝的分叉处;已知一个巢内有一只幼鸟。关于繁殖的其他信息尚不明确。

区别辨识:帕劳扇尾鹟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特有的肉桂红褐色上体和黑白相间的胸部色彩,以及独特的鸣叫声。与长尾扇尾鹟、苏拉威西扇尾鹟、布卢扇尾鹟和塞拉姆扇尾鹟等印尼物种存在亲缘关系,但可通过上述特征加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帕劳扇尾鹟仅分布于太平洋上的帕劳群岛,具体包括Babeldaob(最大岛)、Koror、Urukthapel、Eil Malk和Peleliu等岛屿。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帕劳扇尾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帕劳扇尾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