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黄鹂

Black-winged Oriole Oriolus nigripennis

黑翅黄鹂(英文名:Black-winged Oriole,学名:Oriolus nigripennis),是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的大型鸟类。其拥有金黄色的身体,黑色头部与喉咙,红色的喙与眼睛,黑色的翅膀带有均匀的黑色主飞羽。分布于非洲,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至苏丹南部,乌干达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部和安哥拉西北部。

外形特征:成鸟的头至颈部呈光泽黑色,后颈至上背为鲜亮的金黄色,逐渐变为黄橄榄绿色至背部。臀部和尾上覆羽为明亮的橄榄黄色。翅膀黑色,初级飞羽有狭窄的白色边缘,次级飞羽有宽阔的橄榄黄色边缘。中央尾羽黑色,其余尾羽尖端黄色,最外侧几乎全黄。下体呈鲜艳的亮黄色。虹膜深红或暗红色。喙红棕色或粉棕色。腿灰色或蓝灰色。雄雌相似。幼鸟头部橄榄黄色,随成羽生长显黑色;上体橄榄绿,下喉部黄色带黑色条纹,胸橄榄绿带深色条纹。

鸣叫特征:声音多样,音调快速变化,音量亦随之改变,一些音符融合,留下较少间隔。歌曲常演变成二重唱,初始的短‘teeyup’音被‘co-wah’或喉音‘woo-t’i-wah’回应;也有升调‘ko-lip’(区别于西非黑头黄鹂的叫声)和降调‘tyi-who’,双‘wah-wah’(似远处狗吠),‘hoo-whee’或‘hoo-weehoo’,常重复,还有‘hee-haha’,节奏感的‘ho, hee, her, koher’和更深沉的‘hou-you-kyuwor’。责骂声为鼻音‘tyipu-wrrraaaya’,音调不变。

生活习性:栖息于成熟的次生林、森林边缘、画廊森林、咖啡林、红树林、种植园中的大树和清理区;村庄周围,近来废弃的本土耕作地,长满灌木丛;偶尔在原始森林。海拔从海平面到2150米。以小果实和昆虫为食,如无花果、甲虫、有翅蚂蚁、蝴蝶、小型直翅目昆虫,尤其喜爱毛虫。单独、成对或最多四只的小群体觅食,有时加入混种群。在密集的树冠层寻找食物。从叶片和枝条上捕获毛虫,有时在盘旋飞行中从叶底捕获。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一月到六月,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繁殖伴侣会驱赶同类和其他鸟类,例如西非黑头黄鹂。在可能的求偶展示中,鸣唱的雄鸟会展示展开的尾巴和膨胀竖立的颈部。已知的巢是一个开放的杯状结构,由草和纤维编织而成,外部覆盖苔藓和Usnea地衣,悬挂在距离地面22米高的无花果树水平分叉处。

区别辨识:容易与共存的西方黑头黄鹂混淆,但黑翅黄鹂具有固体黑色的主飞羽和更暗的黑色尾巴。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约1,900,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广泛分布,密度估计为每公顷0.04-0.1个个体。出现在多个保护区,如象牙海岸的蒙特尼姆巴严格自然保护区,喀麦隆的Korup国家公园,中非共和国的Dzanga保护区,刚果共和国的Odzala和Nouabalé-Ndoki国家公园等。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至苏丹南部,乌干达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部和安哥拉西北部。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翅黄鹂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