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啸鹟(英文名:Mangrove Whistler,学名:Pachycephala cinerea),是雀形目啸鹟科啸鹟属的鸟类。但后者不应与同名的混淆。该鸟分布于南亚东北部海岸至印度尼西亚群岛,包括安达曼群岛、越南、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岛屿、婆罗洲、马腊图阿岛、爪哇海诸岛、爪哇、巴厘岛、龙目岛及菲律宾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上身呈暗灰色,下身白色。
外形特征:成年红树啸鹟体长约15.5至17厘米,体重介于19至25克之间。额部淡灰色,头顶和侧面暗灰棕色,眼周淡灰;背部灰褐色,飞羽和上翼覆羽灰棕色,尾羽深棕色;腹部白色,喉部和脸颊微带棕色斑点,上胸略染棕色,大腿羽毛基部棕色,末端白色;虹膜棕色,喙黑色,腿脚深灰色。两性外观相似。幼鸟上体呈暖锈棕色,次级飞羽和翼覆羽边缘锈棕色,下体白色,喙色粉棕色。亚种plateni上体均匀灰棕色,喉部灰白色,胸部灰色,腹部和下尾覆羽白色。
鸣叫特征:红树啸鹟的鸣声通常是一系列响亮悦耳的音符,以一到两个更响亮的音符结尾。在印度,它们会发出响亮清脆的哨声,重复3-4次逐渐上升的音阶,或延长拖长,随后是更高或更低的音符;在东南亚,鸣声变化多样,从2-4个短音开始,常以一个更大声、更具爆发力的音符结束;在马来半岛,8-9个相同音高的哨声,略微加速并增加音量,以双音结尾;在巴拉望岛(亚种plateni),则是一种‘peee purr chiaounkk’或‘peeee pur-purrr chiaounkk’的吹哨声,最后一个音符响亮结束。
生活习性:栖息于红树林和邻近的沿海植被中,包括木麻黄森林、局部种植园和树木繁茂的花园、岛屿森林、河岸植被;通常靠近海岸,偶尔向内陆延伸,有时可达较高海拔,部分地区的高度可达1830米。红树啸鹟主要在印度和安达曼群岛的繁殖区内定居,以昆虫为食,通过掠食和从树枝和树干上捡拾来捕捉猎物。它们常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印度为4月至7月,在东南亚为3月至6月,在爪哇为4月;在巴拉望岛上,雄鸟在5月有增大的睾丸,部分年份的3月底至4月底可见到变异增大的生殖腺。巢穴为轻薄的杯状结构,通过蜘蛛网固定在距离地面1至4米(偶尔高达15米)的支撑枝条上。每窝产两枚蛋,颜色为奶油色至浅棕色,带有紫色底纹上的赤褐色至深棕色斑点,通常在较宽的一端形成区域,尺寸约为20.9至25.4毫米×15.7至17毫米。
区别辨识:红树啸鹟与范围内其他红树林物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缺乏显著的标记。亚种间辨识要点在于plateni亚种上体颜色更为均匀,喉部灰白色,胸部灰色,而标准亚种的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广泛分布,但在任何地方都不算非常常见。在印度和安达曼群岛较为常见;在东南亚罕见至局部常见,新加坡稀少。在华莱士区中等常见。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亚东北部海岸至印度尼西亚群岛,包括安达曼群岛、越南、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岛屿、婆罗洲、马腊图阿岛、爪哇海诸岛、爪哇、巴厘岛、龙目岛及菲律宾西南部的巴拉望岛。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树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