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澳䴓(英文名:Varied Sittella,学名:Daphoenositta chrysoptera),是雀形目澳鳾科澳鳾属的鸟类。小型鸣禽,身长约10至11厘米。其外观随地理位置而变化,因此得名“杂色”。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除塔斯马尼亚州)。
外形特征:此鸟短尾,上喙稍向上弯曲,黄色眼环明显。头部颜色变化大,从白色到黑色,体羽呈灰色或灰白,常带有黑色条纹。翅膀黑色,具显著的白色或橙色宽翼带。虹膜深橙色,眼环、腿脚橙黄。喙橙色,尖端黑色,有时黑至基部。亚种间色彩差异明显,部分亚种间可杂交,未来可能某些亚种会独立为新种。
鸣叫特征:发出细薄高音的"chwit"声,结合成响亮金属质感的"tchweit-tchweit-tchweit"声,众多鸟儿在向另一棵树移动时持续进行呼应式的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种干桉树林和灌木丛,偏好有草本覆盖的环境,亦见于高大的金合欢灌木林或卡苏阿里纳木林。常加入混群,与其他小型林鸟共同觅食。以昆虫和蜘蛛为主食,通过从树皮下挖掘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春夏季,北方8月至10月,南方9月至12月。繁殖群通常由一对繁殖鸟和数个未配对成鸟及前季幼鸟组成。筑锥形巢于树叉或枝条上,高度5至25米,以树皮、纤维和蜘蛛网制成。雌鸟孵卵,每窝产2至3枚蓝斑白蛋,孵化期18至20天。
区别辨识:与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头部色彩变化、翼带颜色以及叫声。亚种间主要区别在于头部颜色、翼带大小和性二型性的程度。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除塔斯马尼亚州),常见于多种桉树林和灌木丛生境。
其他:该物种在一些地区因栖息地破坏而数量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杂色澳䴓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杂色澳䴓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