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拉威西鹃鵙(英文名:Sulawesi Cicadabird,学名:Edolisoma morio),是雀形目鹃鵙科Edolisoma的鸟类。画眉体型的灰色鸣禽,雄鸟上体暗石板灰、下体黑色,翼上具浅色翼斑;雌鸟上体灰色、下体淡黄褐色并密布黑色横斑。该种为苏拉威西岛及其邻近小岛特有,栖息于低地及山麓森林和林缘的树冠层,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鸣声似昆虫嗡鸣。
外形特征:体长23–25厘米,体重50–67克。雄鸟指名亚种通体暗蓝石板色,头部更深;额基、面颊、颏、喉及上胸黑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灰色,羽缘更浅;小翼羽黑色;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色,羽缘灰至蓝灰;尾羽黑色,端部白色,中央一对灰色而端黑;翅下覆羽及腋羽暗蓝石板色;虹膜深褐;喙及脚黑色。雌鸟上体较雄鸟浅灰;头、喉、胸无黑色;额基白色,眼环淡黄白,眼前方具黑斑,头侧灰色并杂以白斑;下体、腋羽及翅下覆羽肉桂或深赭色,具黑色横斑。edithae亚种雌鸟上背褐色,下体浅黄色具黑褐色横斑。
鸣叫特征:雄鸟鸣唱为缓慢、带鼻音的嗡鸣声,似蝉鸣,与清晰的下降哨音交替;亦会发出急促、尖锐的“ki”或“ke”声、快速而带鼻音的喋喋声及低沉鼻音“chup”。
生活习性:栖息于苏拉威西岛低地、丘陵及山地原始林、高大次生林、林缘、小块林地及再生灌丛,海拔可达1770米。无迁徙记录。以昆虫为食,常成对或三五成群活动,也加入混种觅食群,在树冠及次冠层安静而活跃地拾取猎物。
生长繁殖:尚无繁殖资料。
区别辨识:与近缘种的区别在于雌鸟下体肉桂或赭色并具黑色横斑,而非近缘种雌鸟下体淡白具黑横斑。指名亚种雌鸟上体灰色,edithae亚种雌鸟上背褐色,有助于区分亚种。
保护现状:IUCN: NE(未评估)。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一致,均限于苏拉威西岛及其邻近小岛(Lembeh、Tobea、Kabaena、Muna、Butung)。
其他:该种曾被视作与桑岛鹃鵙同种,现基于遗传差异及雌鸟羽色差异独立成种。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其与吉温鹃鵙亲缘关系最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苏拉鹃鵙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苏拉鹃鵙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