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鹃鵙(英文名:Mauritius Cuckooshrike,学名:Lalage typica),是雀形目鹃鵙科鸣鹃鵙属的鸟类。为毛里求斯的特有种。其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森林,但因栖息地减少而受到威胁。
外形特征:体型较小,体态苗条,雄鸟和雌鸟外观差异显著。雄鸟上身深灰色,下身浅灰色,翅膀和尾巴黑色。雌鸟上身棕色,喉部白色,其余下身为赤褐色。两性尾尖有淡色标记。幼鸟呈棕褐色,翼上有明显斑纹,腹部淡色无斑点。
鸣叫特征:鸣唱快速,略加速的系列鼻音哨声。
生活习性:分布于毛里求斯岛残留的湿润森林中,罕见且局部分布。其生活习性包括栖息地选择、活动范围等信息。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9月至次年3月,雨季期间。一夫一妻制;永久性领土占有。筑巢由两性共同完成,巢为浅杯状,由细枝、苔藓和蜘蛛网构成,通常固定在树水平枝叉处。产卵2至3枚;两性共同孵卵,孵化期24至25天;雏鸟由双亲喂养,离巢时间为22至24天;幼鸟可能与父母共居超过3个月。
区别辨识:在其小范围内,与毛里求斯鹎相似,但可通过多个细节轻松区分,包括无橙色喙。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印度洋:毛里求斯南部(马斯克林群岛中部)。
其他:自1975年以来,由于恢复本土生态系统的保护行动,该物种的种群、分布范围和密度有所增加,已扩展至低地两个区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毛里求斯鹃鵙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毛里求斯鹃鵙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