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须鹛

Crossley's Vanga Mystacornis crossleyi

克氏须鹛(英文名:Crossley's Vanga,学名:Mystacornis crossleyi),是雀形目钩嘴鵙科克氏须鹛属的鸟类。属于钩嘴鵙科克氏须鹛属的独有物种。该鸟拥有橄榄灰色的长而略弯的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雄鸟的头部、背部、翅膀、尾巴和两胁为橄榄绿色,腹部为灰色,喉咙和脸部为黑色,腿部呈灰色,虹膜为黑色。雌鸟类似,但喉部和腹部为白色。

外形特征:体长15-16厘米,体重约21-28.5克。外观似小鹃鵙,上体橄榄褐色,下体灰白,喙长而窄,略带钩状。雄鸟头部黑橄榄色,侧面和颈背带有蓝灰色调,上体橄榄褐色,翼上具淡橄榄褐色斑块,尾羽红褐色,眼周黑色,眼环上下白色,耳羽光泽蓝黑色,下颚至颈部侧边白色;雌鸟冠羽同上体色,尾羽红褐色较淡,眼眉和耳羽中间灰,下颚至中腹白色,胸部稍带灰色。

鸣叫特征:鸣唱由三部分组成:先是近处可闻的高音‘wee wee’,继之以悠长、哀婉、高音的哨声‘tweeeeeee’或‘tsiiiiioeeee’,最后以刺耳的‘tsishrrr’结束。亦发出连续的单音哨声‘tooee tooee tooee’,有时音调逐渐升高。报警叫声包括极高的‘peeeer’和响亮的咔嚓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及砍伐过的番石榴(Psidium cattleianum)林,海拔从海平面至1800米。独居或成对活动,主要在地面寻找蜘蛛、蟑螂、蠼螋、真蝽、蚱蜢和蚂蚁等昆虫为食。很少飞翔,偏好步行和奔跑,用喙探查落叶层、苔藓和土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8月至11月,雄鸟筑浅杯形巢,由枝条和细根构成,置于离地约1.5米的树上或植被中。每窝产2-3枚卵,双亲共同孵化。

区别辨识:独特的橄榄灰色长喙和体色使其易于识别,特别是在其特有的栖息环境中。雌雄差异在于喉部和腹部的颜色,雄鸟黑喉,雌鸟白喉。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和东部的原始常绿阔叶林,海拔范围从海平面到1800米。

其他:此物种是趋同进化的例子,其喙和体型适应了在落叶层中寻找昆虫猎物的生活习性,与地面鹃鵙极为相似,早期自然学家曾将其归类于当时的鹃鵙科(Timaliidae)。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克氏须鹛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克氏须鹛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