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牛顿莺(英文名:Archbold's Newtonia,学名:Newtonia archboldi),是雀形目钩嘴鵙科牛顿莺属的鸟类。特有于马达加斯加。其显著特征包括眼周的红褐色环和苍白的眼色,以及略带淡黄色调的下体。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南部的棘森林和干燥落叶林。
外形特征:阿氏牛顿莺是一种小型、短翼、长腿的雀鸟,体长约12厘米,体重7-8.5克。上体灰褐,头部前方和眼周有红褐色斑块;顶冠至背部呈灰褐色;脸颊和耳羽灰褐色,有时带有红褐色调;尾部灰褐色,边缘泛白;翅膀灰褐色,暗色飞羽边缘泛白;下颚和喉部淡黄白色,胸部和两胁肉桂色,腹部和下尾覆羽变为淡黄白色;虹膜淡黄白色;喙黑色;腿色由浅灰色至黑色。性别相似,幼鸟头部红褐色较少,次级飞羽边缘明显泛肉桂色,大覆羽尖端宽而红褐色。
鸣叫特征:其鸣唱是从隐蔽的栖木发出独特变化的颤音,由4或5个音节组成:“tee-too tekhew”或“chichichich wit-tee tew”。叫声包括训斥般的“tchiew”。
生活习性:阿氏牛顿莺栖息于棘Dideria和Euphorbia森林及其相邻的灌木丛生植被,以及退化的落叶森林边缘;海拔从海平面到100米。它们似乎不迁徙,全年定居于其范围内。以小节肢动物为食,包括蜘蛛、甲虫、同翅目昆虫、白蚁和鳞翅目昆虫。它们活跃地在灌木和低树的枝条间跳跃觅食,从枝条和树叶中获取食物。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的资料非常有限。幼鸟在11月至12月被观察到。巢穴是隐藏在低矮密集灌木中的深杯状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信息。
区别辨识:与棕尾牛顿莺相似,但眼周有红褐色环,鸣唱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西南部,从Morondava南部沿着海岸向南至Fort Dauphin西部约100公里的狭窄地带。
其他:纪念新几内亚探险家兼鸟类学家Richard Archbold而命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阿氏牛顿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阿氏牛顿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