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圆尾鹱(英文名:White-headed Petrel,学名:Pterodroma lessonii),是鹱形目鹱科圆尾鹱属的鸟类。大型的海燕科鸟类,以它独特的白色头部和显著的深色眼斑而闻名。在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亚南极岛屿上繁殖,如克罗泽特群岛至安蒂波德斯群岛及奥克兰群岛。白头圆尾鹱以鱿鱼和甲壳类动物为主要食物。
外形特征:白头圆尾鹱体长40-46厘米,体重580-810克,翼展可达109厘米。头部呈淡白色,眼周有一片暗色斑。背部为淡灰色,外侧翅膀较深,形成明显的"M"形图案。上体为珍珠灰至蓝灰色,下体主要为白色,翼下呈均匀的灰褐色,仅翼根部和腋下呈白色。喙黑色,腿和脚基部粉红色,其余部分黑色。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哨音,如“ti-ti-ti”或“wik-wik-wik”,以及低沉的呻吟声“ooo-er”和“or-wik”。这些叫声通常在夜间围绕繁殖地附近发出。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温带至亚南极的南大洋,远离陆地,仅在繁殖季节接近岛屿。偏好海洋环境,偶尔在恶劣天气时靠近海岸水域。夜间活动,以鱿鱼、甲壳类和鱼类为食,通常独自或小群体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始于10月,回巢时间为8月底。在克罗泽特群岛,产卵期为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孵化期大约50-61天。雏鸟在560-825克重时离巢,约需107-118天。成鸟在繁殖季期间进行五次换班式的孵化。
区别辨识:与柔羽圆尾鹱、灰海燕和克岛圆尾鹱相似,但可通过头部颜色、体型大小、眼斑存在与否以及上体的颜色对比加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亚南极岛屿,包括克罗泽特群岛、克尔盖伦群岛和可能的爱德华王子岛。非繁殖期广泛分布于南大洋,包括南美洲南部、南非和澳大利亚南部海域。
其他:白头圆尾鹱面临猫、鼠、贼鸥和新西兰秧鸡等天敌的威胁,导致局部地区数量下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头圆尾鹱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