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黑鵙

Swamp Boubou Laniarius bicolor

双色黑鵙(英文名:Swamp Boubou,学名:Laniarius bicolor),是雀形目丛鵙科黑鵙属的鸟类。分布于非洲中西部,其重要特征是上体深蓝黑色带光泽,下体纯白,翼部有白色条纹。通常以对的形式出现,通过同步二重唱维持伴侣关系。

外形特征:体长约23至25厘米,雄鸟重量52至65克,雌鸟45至57克(guttatus),雄鸟48至57克,雌鸟43至58克(sticturus)。指名亚种上体光亮蓝黑色,包括上翼和尾部,翼中覆羽尖端白色,最内侧大覆羽外缘白色,紧邻的两根完全白色;喉部和下体纯白,大下主覆羽黑色,其他下翼覆羽和腋羽白色;虹膜深棕色;喙黑色;腿板岩蓝色。雌雄相似。幼鸟类似成鸟,但上体斑点状淡褐色,下体模糊条纹,尾羽外缘淡褐色,翼覆羽灰色斑驳。guttatus种群非常像指名亚种,但在一到两根内侧次级飞羽的外缘有白色;sticturus是最大型的种群,内侧三根次级飞羽外缘有3毫米宽的白色形成长白色翼条,有时尾羽尖端白色。

鸣叫特征:二重唱由雄鸟的柔和响亮、笛音般的‘whhawww’或‘houuu’哨声和雌鸟的粗糙、下降的‘kikikakakrrrrrr’咔哒声组成,或粗糙的类似扳机的声音‘kakakakakkkk’;有时雄鸟的哨声更高,‘whheeeeww’,雌鸟回答‘tatatrrrr’。雄鸟的哨声通常由短暂、柔和但喉音的‘grr’或‘werk’声音预示,经常是双重的。在刚果共和国,声音有所不同;包括响亮、上扬的‘woi-woi-woi’,柔和的‘hop-hop’,重复的响亮‘paw-paw-paw’,和短二重唱‘haw-kaka’与‘hooee-kaka’。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生境,包括沼泽、画廊森林、灌木林和红树林。它们在密林中活动,低矮的在纸莎草或较大的河流树木的树冠中跳跃和滑行,头部扭动寻找猎物。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吃小果实和一次观察到吃蛙类。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从6月的喀麦隆到10月至次年1月和5月的加蓬,再到8月至11月和1月至4月(主要是11月,有一次是在6月)的博茨瓦纳。成对全年保持在约2公顷的领地内,通过鸣叫防御领土。巢是用细枝和藤蔓松散编织的整洁杯子或脆弱的盘子形状,有时含有草,放置在1.5至4米高处的叶子花或缠结的棕榈叶上,或在灌木的水平叉上或棕榈叶的腋窝中。每窝产2枚蛋;双方孵化,孵化期21天;雏鸟期13天。

区别辨识:与其他黑鵙种类相比,其下体羽毛纯净白色,雌鸟在二重唱中发出类似扳机的声音。与热带黑鵙在某些地区共存时,可以通过缺乏下体的赤褐色调和不同的叫声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喀麦隆、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地。在南部非洲,它们局限于泛滥平原系统,沿河和沼泽地带,频繁出现于密集、纠结的河岸植被、芦苇床边缘、纸莎草丛或岛屿上的水无花果树丛。

其他:存在三种公认的亚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双色黑鵙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