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丛鵙(英文名:Grey-headed Bushshrike,学名:Malaconotus blanchoti),是雀形目丛鵙科丛鵙属的大型鸟类。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但在中非和南非内陆相对较少见。灰头丛鵙以其巨大的喙和哀伤的呼叫声著称,是其属中分布最广泛的物种,常栖息于干燥或湿润的稀树草原中的茂密植被。
外形特征:灰头丛鵙体长22.6至25.2厘米,具有强壮的黑色喙和明亮的黄色虹膜,使其面部特征明显。头部和背部橄榄绿色,尾部边缘淡黄色,翼下银灰色,内侧边缘黄边。腹部亮黄色,大腿部橄榄绿和黄色相间。喙黑色或黑褐色,腿蓝灰色。雌雄相似,幼鸟头部有棕色斑点,下体颜色较浅,喙色淡灰,虹膜黄色。
鸣叫特征:雄鸟的标志性叫声是一系列幽灵般的长哨声,音调单一,哀伤而回响,有时伴有咔哒声和其他尖锐的声音。雌鸟偶尔会发出4到5个刺耳的长‘skeeeeer’或’skwaaar’叫声。
生活习性:灰头丛鵙生活在开阔的灌木丛生的稀树草原,偏爱密集的植被和灌木丛,如微叶、荆棘林地、浓密的河岸森林和河岸树林。它们主要以大型节肢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包括昆虫、小蜥蜴、蛇、青蛙、啮齿动物和小鸟。它们在各种高度觅食,甚至会飞扑捕食空中飞行的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春季和夏季,通常在10天内建造巢穴,隐藏在树的中上层,位于浓密的树叶、藤蔓或寄生植物中。巢类似小型猛禽的巢,有时也会占据旧巢。一窝产2至4枚椭圆形(29x21毫米)、奶油色的蛋,带有灰色和棕色斑点。仅由雌鸟孵化约17天,雏鸟由雌鸟独自喂养,三周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橙胸丛鵙相比,灰头丛鵙体型更大,特征更粗犷,且具有独特的黄色虹膜。不同亚种的下体颜色从亮黄色到橙棕色不等。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非洲广泛分布,从海平面至海拔1,500米,最北可达尼日利亚西北部,东至埃塞俄比亚,南至津巴布韦,西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
其他:在一些地区,灰头丛鵙与橙胸丛鵙同域分布,但可能与几种其他丛鵙物种共存。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头丛鵙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头丛鵙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