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帚尾鹩莺

Mallee Emu-wren Stipiturus mallee

马里帚尾鹩莺(英文名:Mallee Emu-wren,学名:Stipiturus mallee),是雀形目细尾鹩莺科帚尾鹩莺属的鸟类。仅见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分布于维多利亚州西北部与相邻的南澳大利亚州南部。其最显著的特征为超长而纤细的尾巴,雄鸟拥有天蓝色的喉部。栖息于未受干扰的、拥有大丛狼尾草的桉树灌木林中。

外形特征:雄性马里帚尾鹩莺体长13.5至15厘米,体重6至7克。头部无条纹,呈淡赤褐色,耳羽蓝黑相间,颈背及上体橄榄褐,黑色条纹点缀其间;翅膀及尾巴灰褐色,尾巴由六根松散的羽毛组成,中央两根长度为外侧羽毛的1.5倍;脸侧、眉毛、喉部及胸部呈天空蓝色;腹部中心白色,其余部分赤色;眼睛深棕色,喙黑色,腿粉色。雌鸟外观相似,但缺乏蓝色,赤色限于前额,眼周白色,耳羽灰色,喉部及胸部为浅褐色。幼鸟颜色较成鸟平淡,橄榄褐色,上方仅有微弱条纹,头顶无赤色,下方灰白;年轻雌鸟下方更偏浅褐色。

鸣叫特征:鸣叫特征为非常微弱、细薄的声音,具体描述不详。

生活习性:栖息于未被清理的低矮桉树林,与狼尾草共生,偏好至少15年未经火烧的植被。以昆虫为主食,可能也食用种子,常在距地面0.5米内的灌木丛和狼尾草丛中快速觅食。全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群体中,非繁殖季节可能会形成觅食群。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了解不多,已知繁殖期为9月至11月。巢穴为草制的穹顶形状,深藏于狼尾草丛中,每次产卵2至3枚,卵长13.5至16毫米,宽10至12毫米,白色底色带有红褐色斑点。

区别辨识:与仙女鹟属鸟类相比,尾巴明显更长且更为纤细。识别时需注意其天蓝色的喉部及独特的尾羽结构。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具体为南澳大利亚州南部墨累河以南的马里地区,以及维多利亚州西北部。核心种群位于维多利亚州的Murray-Sunset国家公园和Hattah-Kulkyne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地带。

其他:曾因生境破坏面临极大威胁,近期频繁大火导致孤立亚种群消失,火灾后的栖息地恢复目前不可能。全球数量估计在2008年约为16,821只,其中92%集中在Murray-Sunset区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马里帚尾鹩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马里帚尾鹩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