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细尾鹩莺

Emperor Fairywren Malurus cyanocephalus

蓝细尾鹩莺(英文名:Emperor Fairywren,学名:Malurus cyanocephalus),是雀形目细尾鹩莺科细尾鹩莺属的鸟类。新几内亚特有种,生活在低地和山脚森林边缘及灌木丛中。雄鸟具有深蓝色的羽毛,头戴淡金属蓝冠,雌鸟则呈现锈褐色上部和白色胸部,两者均拥有翘起的尾巴。最大的细尾鹩莺种类,体长约13至16厘米,体重12至17克。

外形特征:雄鸟头部的冠羽呈淡金属皇家蓝,额头、眼周和头部侧面至狭窄领圈为黑色;背部、肩羽和上尾覆羽为深宝石蓝,下背为蓝黑色;翅膀和尾羽黑中带蓝;喉咙和下体为深海军蓝。雌鸟头部类似雄鸟,但上身是栗色,尾羽黑色且带有宽阔的白色尖端,喉部深蓝,下体白色;眼睛和喙与雄鸟相同,腿为中棕色。幼鸟基本像雌鸟,但头部暗黑色,上身为红褐色,整个下体白色;年轻雄鸟在达到成年羽毛前会经历类似雌鸟的羽毛阶段。三个亚种在色彩深度上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鸣唱是一系列混乱的颤音,前后伴随三音符的组合,通常在觅食时由群体发出。接触叫声为干燥的“tst-tst-tst-tst”;报警声为“tschik”。

生活习性:生活在浓密的次生林缘,包括森林开阔地带、河边、路边和杂草丛生的花园。全年留居,有一只雄鸟在8年内被捕捉12次,每次都在相距不到100米的地方,且连续与三位不同的雌鸟相伴。以昆虫为食,包括甲虫、蝽象、蛾类、蚱蜢和蜘蛛。在离地面1米内的树叶、棕榈叶和树枝上觅食。以家庭群的方式嘈杂地觅食,不会加入混合物种的群落。

生长繁殖:繁殖习性知之甚少。幼鸟记录显示从3月到12月均有出现,可能全年繁殖。社会上一夫一妻制,但可能性上多配偶制,全年保持伴侣关系。合作繁殖,常有帮助者,通常是前一年的后代。已知巢穴为葫芦状,侧入口,由蕨类叶片和叶子编织而成,其间穿插苔藓碎片,置于离地1米高的灌木丛中,巢内有4只幼鸟。

区别辨识:与华莱士细尾鹩莺相比,蓝细尾鹩莺缺乏白色的翼条和面部条纹。雄鸟与雌鸟的颜色差异显著,而不同亚种间主要是色彩深浅的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在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北和西北新几内亚、比亚克岛、南新几内亚和阿鲁群岛。

其他:尽管喜欢受扰动的环境条件,如花园和公园,但并非受到栖息地破坏的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细尾鹩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细尾鹩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