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霸鹟

Cattle Tyrant Machetornis rixosa

牛霸鹟(英文名:Cattle Tyrant,学名:Machetornis rixosa),是雀形目霸鹟科牛霸鹟属的鸟类。以独特的地面活动习性和跟随放牧动物的行为著称,分布于南美洲的广阔地带,从巴拿马至南美东南部。常在开阔地及牧场中被发现。

外形特征:牛霸鹟长约20厘米,体重介于29至40克之间。成鸟的上体主要为橄榄褐色,腹部黄色鲜明,头部呈灰褐色,冠部带有隐秘的亮橙红色斑块。眼睛周围有淡淡的暗色眼纹,耳羽区带些微的暗褐色或黄褐色调。翅膀橄榄褐色,尾巴黄肉桂色或橄榄褐色,尖端淡而模糊,从下方看更为明显。喉咙白色,下体大部分为鲜黄色,胸部略带橄榄赭色。虹膜深红色,喙细长黑色,腿色深。雌雄相似,但雌鸟可能喉部和胸部有浅黄色洗染,某些文献指出缺乏冠斑。幼鸟特征尚未详细描述。三个亚种中,flavigularis的喉咙更偏黄,obscurodorsalis与前者非常相似。

鸣叫特征:常见叫声为一系列短暂、尖锐的音符,音高逐渐上升;晨歌为短促重复的颤音口哨声,类似“t’te’te’ree”、“tip-tip, tsi-tsip-tsilíp-tsilíp tsirrrr”或“swee see dee”。黄昏时会发出复杂持续的“tic”音符和短颤音,音高有起伏,与热带王霸鹟的典型叫声相似但更为尖厉。

生活习性:偏好干燥的半开放至开放生境,包括稀树草原、散有灌木和树木的牧场、农田、房屋周围的院子、城市公园,偶尔在沙滩上。通常在海拔300米以下的热带低地活动,偶尔可达约1000米高度,曾有在委内瑞拉梅里达3600米高度的迷鸟记录。大部分为留鸟,但在分布南部边缘的指名亚种有迁徙现象。以昆虫为食,常成对或小群在地面快速奔跑觅食,受放牧动物惊扰的昆虫是其主要猎物。也会在树下枝条、矮灌木顶或房屋上栖息。

生长繁殖:繁殖季在哥伦比亚最早于3月观察到筑巢行为,7月有幼鸟记录;在委内瑞拉,6月至10月间繁殖,5月已有雄鸟处于繁殖状态;阿根廷的繁殖期为10月至次年1月。利用棕额棘雀的大型多室巢穴,或自行构建离地较高的草质球状巢。阿根廷一巢外部直径12厘米,高7.5厘米,内部直径7厘米,深度5厘米。对靠近巢的同类和其他物种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每窝产3-4枚卵,阿根廷的孵化期为14.5天,幼鸟离巢时间为16天。有时会被紫辉牛鹂寄生。

区别辨识:与Tyrannus属的鸟类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但其短而圆的翅膀和长腿使其易于区分。牛霸鹟的冠斑、地面活动习性及对放牧动物的依赖也是与其他种类的重要区别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东南部,包括巴拿马至巴西东北端,以及从巴拿马到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东部的区域。在阿根廷北部和玻利维亚也有分布。由于森林砍伐,该物种近期已进入之前未见的地区,如厄瓜多尔东北部。

其他:牛霸鹟能够适应人为改造的环境,广泛存在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中。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牛霸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牛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