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颊企鹅(英文名:Chinstrap Penguin,学名:Pygoscelis antarcticus),是企鹅目企鹅科阿德利企鹅属的鸟类。又名: 颊带企鹅、胡须企鹅、帽带企鹅,以脖子下的独特黑色条纹而得名,如同海军军官佩戴的帽带,外观威武、刚毅。身高约43~53厘米,体重介于3.2-5.3千克之间。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和南极海域的岛屿和海岸。
外形特征:纹颊企鹅体长68–77厘米,体重3.2–5.3千克。成鸟头部顶部和背部呈全黑或蓝黑色,翼部上方黑色,边缘有狭窄的白色线条,下方白色到粉红色,末端黑色。尾羽黑色,脸部从眼窝到上颈侧直至整个下部均为白色,除了一条从后冠侧通过耳羽到下巴的窄黑线。虹膜颜色从橙棕色到深棕色,裸露的黑色眼圈;喙黑色;腿粉色,脚底和脚背后部黑色。性别相似,幼鸟喙比成鸟小,前脸有微暗条纹,虹膜较暗。
鸣叫特征:在繁殖地发出响亮的嘶哑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轻度浮冰区(10–30%冰覆盖)的海洋环境,筑巢于南极半岛的不冻地带,偏好不规则的岩石海岸。耐不住冰的物种,繁殖范围近年来向南扩展。冬季分散,最北可达阿根廷南部。近岸觅食,以南极磷虾为主食,偶尔摄食其他甲壳类和鱼类。
生长繁殖:每年10月至11月抵达繁殖地,最早11月至12月开始产卵。在巨大的群落中筑巢,每巢产两枚蛋,由双亲轮流孵化,孵化期31至40天。幼鸟孵化后约23至29天形成托儿所,48至60天后离巢。繁殖成功率在南奥克尼群岛为0.36只雏鸟/对,在南设得兰群岛为1.06只雏鸟/对。性成熟年龄为三岁。
区别辨识:纹颊企鹅以其独特的下颌黑带和白脸易于识别,与同属的阿德利企鹅和白眉企鹅有明显区别。在行为上,纹颊企鹅被认为是最具攻击性和暴躁的企鹅种类之一。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南极洲、阿根廷、布韦特岛、智利、法属南方领土、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偶见于新西兰、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和南非。
其他:1980年代总数量估计为650万至750万对,其中约500万对位于南桑威奇群岛。自1980年代以来,种群显著减少,可能与商业捕鱼活动增加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磷虾数量下降有关。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纹颊企鹅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纹颊企鹅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