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红霸鹟(英文名:Brujo Flycatcher,学名:Pyrocephalus nanus),是雀形目霸鹟科朱红霸鹟属的鸟类。是加拉帕戈斯群岛色彩最鲜明的鸟之一,2016 年由北美至南美的“朱红霸鹟”复合体拆分而出,为群岛特有种。雄鸟全身朱红、面罩近黑,雌鸟灰褐上体、腹面淡黄并具细纹。种群受栖息地丧失、外来捕食者和寄生蝇 Philornis downsi 威胁,圣克里斯托瓦尔岛亚种已灭绝,其余岛屿呈下降趋势。
外形特征:体长约 13–14厘米,体重 11–14克,雌雄异形。雄鸟(成鸟):头至上背、胸腹皆亮朱红至橙红;眼先、耳羽与后颈连成一体的黑褐面罩;其余上体、翼及尾黑褐。雌鸟:头顶与背灰褐,尾色最深;额及隐约眉纹灰白;飞羽及覆羽具淡缘,形成翼斑;喉白,胸腹灰白渐转淡红至鲑色,胸侧及胁具细灰纹。成鸟全年羽色无显著变化。
鸣叫特征:鸣唱为重复的单音节,每声之间伴随清脆的喙击声。
生活习性:留居加拉帕戈斯群岛各主岛(除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外)。在人居岛主要栖息于较高海拔的森林及林缘;在无居民岛可下降至海岸灌丛。典型的“坐等出击”型捕食者:停于开阔枝头,发现飞虫或陆生节肢动物后迅速俯冲捕获。
生长繁殖:目前缺乏系统的繁殖生物学资料,亟需研究其求偶、营巢、产卵及育雏行为,以制定保护策略。
区别辨识:雄鸟色彩鲜明,不易混同;雌鸟淡黄腹面与胸侧细纹是区分要点,但仍需与体型更大、喙更长、无淡眉纹的大嘴蝇霸鹟区别。岛内亚种:指名亚种 P. n. nanus 雌鸟腹面淡黄具细纹;圣克里斯托瓦尔亚种 P. n. dubius 雌鸟腹面无纹、喉部灰黄,该亚种可能已灭绝。
保护现状:IUCN: VU(易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一致,皆限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目前已知分布于除圣克里斯托瓦尔岛以外的所有主岛,以及部分无人小岛。
其他:当地人称其为“pájaro brujo”(巫鸟),因而英文名曾用“小朱红霸鹟”;2016 年依据线粒体与核基因研究,以及鸣唱和求偶展示差异,被确立为独立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小朱红霸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小朱红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