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氏霸鹟(英文名:McConnell's Flycatcher,学名:Mionectes macconnelli),是雀形目霸鹟科绿纹霸鹟属的鸟类。主要特征为橄榄色的上部和鲜明的红褐色腹部,常见于亚马逊雨林的东部和西南部地区的森林底层,以果实和昆虫为食,偶尔与食果鸟群共同活动。与赭腹霸鹟相似,但通常更暗,翼缘缺乏淡色,且在次生林和受干扰环境中较少见。
外形特征:麦氏霸鹟体长13至13.5厘米,体重8至18克。头部和背部为均匀的橄榄色,翅膀和尾巴呈暗淡的橄榄色,腹部为丰富的肉桂色,喉咙和上胸部分带深灰色橄榄色。眼睛棕色或深棕色,喙长而呈深褐色至黑色,有时下颌基部略显粉红色,脚腿为中等的灰褐色。幼鸟外观与成鸟相似。Peruanus亚种上部颜色更亮,泛橙色,翼盖边缘呈肉桂色,下部更浅更亮的肉桂橙色,下巴和喉部轻轻染有橄榄色。
鸣叫特征:展示中的雄鸟会发出间隔较宽或重复的鼻音、类似鸫鸟的‘wiib’或‘trrr’音符,有时会连续发出长串,偶尔变调为快速的类似Nutcracker的‘rin-tin-tin-tin-tin-tin-tin-tintin’声,或者嘶哑粗糙的‘ruk’a-ruk’a-ruk’...’音符,由不定数量的不规则序列音符组成,间隔几秒至一分钟以上。还常发出单个的嗡嗡声‘qerrr’,随后是一连串持续约一秒的鼻音,音高略微上升然后平稳。
生活习性:生活在湿润森林的低层植被中,主要在稳固的土地上,但也出现在森林种植园、次生林和河洪水或潮水淹没的森林中。通常在海拔500米以下,但在秘鲁中部可达1200米,玻利维亚可达2400米。以节肢动物和下层植被的果实(如茜草科和千屈菜科)为食,定期加入小昆虫食性的混合鸟群,但并非强制性参与者。觅食高度从地面1至25米,栖息于隐蔽的阴凉处,进行短暂的悬停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巴西北部为1月至3月,鸟巢建于1至1.5米高的藤蔓或细枝末端,靠近池塘或小溪,巢为带有侧面入口的叶片或纤维球状结构,倾斜的短入口隧道通向柔软材料制成的中央巢杯。一窝通常产三枚白色蛋,大小约为13至13.5毫米×19毫米,重量1.6至1.8克,孵化期约19天。雏鸟生长缓慢,从出生时的1.5克到12至13克需要十天,离巢发生在最后一只幼鸟孵化后的17至20天。成鸟不会主动保护巢穴,导致因恶劣天气(如大雨)而大量减少子代。
区别辨识:与极相似的部分共域物种M. oleaginous相比,麦氏霸鹟缺少翼尖的淡色,且在次生林和受干扰环境中较为少见。在野外,可以通过缺乏淡黄色的翼尖和无翼斑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东部和西南部,包括委内瑞拉南部和东南部、圭亚那、巴西北部以及秘鲁东部和玻利维亚的部分地区。
其他:近年来,在巴西北部的Serra do Tapirapecó和Serra do Xamata(亚马逊州)也有记录,这两个地区都位于与委内瑞拉的边境附近。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麦氏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