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橄榄绿纹霸鹟

Olive-streaked Flycatcher Mionectes olivaceus

灰橄榄绿纹霸鹟(英文名:Olive-streaked Flycatcher,学名:Mionectes olivaceus),是雀形目霸鹟科绿纹霸鹟属的鸟类。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西部。这种小型果食性飞鸟常见于山地森林中,偶尔在低地出现,具有黄色腹部、眼后大斑点和颈纹,常跟随混群觅食,鸣声高亢,类似警笛。

外形特征:灰橄榄绿纹霸鹟体型小,上体橄榄色,头、颈纹明显,下体黄色,腹中央尤为显眼,翼覆羽边缘呈淡黄色或浅褐色,喉部至胸上密集着暗橄榄色与黄白相间的条纹,下胸至腹侧有深橄榄色条纹。两性相似,但成年雄鸟的第九初级飞羽远端较窄,雌鸟和幼鸟的此特征较弱。幼鸟喉部和胸部条纹模糊,腹部较暗,带有赭黄色调,眼后斑点不明显,翼纹较暗且带赭黄色。成鸟面部暗橄榄色,眼后有白色斑点,上体温暖的黄绿色,翅膀和尾巴为暗橄榄色。

鸣叫特征:灰橄榄绿纹霸鹟的鸣唱为极高音的哨声,如同警笛,音调忽上忽下,持续3至10秒,频率约为每秒一次峰值,声音昆虫般,仅在繁殖季节活跃,其余时间较安静。

生活习性:灰橄榄绿纹霸鹟栖息于山地湿润森林的下层至中层,偏爱阴凉的次生林地和森林边缘。它在繁殖季节会下降到低地,高度可达50米以上海平面,非繁殖季节则多见于海拔800至2150米之间。飞行时通常短距离移动,通过悬停捕食或短暂挂在枝叶上觅食果实和昆虫。偶尔加入混群觅食,尤其喜欢在蚁群经过时寻找受惊的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主要在4月至7月,巢穴位于自由悬挂的藤蔓或空中根系上,距地面不超过2米,巢外部覆盖绿苔,内部以柔软的棕色纤维衬里。每窝产2至3枚全白色的蛋,双亲共同参与孵化和育雏。

区别辨识:灰橄榄绿纹霸鹟最易与同属的橄榄绿纹霸鹟混淆,两者地理分布不重叠,可通过颜色差异和叫声识别。灰橄榄绿纹霸鹟较浅,上体和胸部更偏向灰色橄榄色,腹部更亮黄,体型稍小,喙也较小。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西部,繁殖季节会下降至低地,非繁殖季节则多见于海拔800至2150米的山地森林。

其他:直到最近,灰橄榄绿纹霸鹟还包括五个南美亚种,现已被独立为橄榄绿纹霸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橄榄绿纹霸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橄榄绿纹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