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锦鸡

Golden Pheasant Chrysolophus pictus

红腹锦鸡(英文名:Golden Pheasant,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是鸡形目雉科锦鸡属的鸟类。雄鸟长约1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以金黄色丝状羽冠、红色腹部和金色臀部著称,色彩鲜艳夺目。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的山地森林,亦在英国、加拿大等地建立有野化种群。在中国,被提议作为国鸟候选,其形象在古代曾用于帝王服饰的图案。

外形特征:雄性红腹锦鸡长达100–115厘米,尾长63–79厘米,重575–875克;雌鸟较短,61–70厘米长,尾长34–37.5厘米,重350–700克。雄鸟拥有醒目的红色下体、黄色脸部、金色的冠和臀部,以及金色披肩羽,可扇形展开。雌鸟比雉鸡更显斑驳,腿部和眼周皮肤呈黄色,头部花纹简单,尾羽更尖锐。幼鸟外观似雌鸟,但色调更暖,条纹更少且不规则。成年雄鸟的首年特征介于雌雄之间。

鸣叫特征:雄鸟的广告鸣叫在2月至5月间最为频繁,声音清脆远扬,带有‘ka-cheek’音节,其中第二音节响亮而高亢,与白腹锦鸡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红腹锦鸡栖息于中国西部山地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针叶林,冬季下山至农田觅食。它们偏好有矮树的山坡和次生亚热带阔叶林,夜晚栖息于树上。食性杂,以植物为主,包括蕨类、豆科植物、草籽等,偶尔食用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4月至6月,雄鸟通过展示华丽羽毛求偶,一雄多雌。雌鸟独自从4月开始在隐蔽处筑巢产卵,每窝产卵5–9枚,卵孵化期约为22–23天,雏鸟为早成鸟。

区别辨识:雄性红腹锦鸡的金色羽冠、红色腹部和金色臀部使其独特且易于识别。雌鸟与白腹锦鸡的区别在于更轻的条纹、更多的橙色色调和眼部后方无裸露灰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尽管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但因非法捕猎和栖息地破坏导致数量下降。在中国,受多个保护区保护。

地理分布:原生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包括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云南西北部、贵州北部至广西北部。引入英国、加拿大等地。

其他:自18世纪以来,欧洲广泛饲养繁殖,现为全球动物园常见雉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红腹锦鸡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红腹锦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