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伊拉鹟

Forest Elaenia Myiopagis gaimardii

林伊拉鹟(英文名:Forest Elaenia,学名:Myiopagis gaimardii),是雀形目霸鹟科伊拉鹟属的鸟类。体型小、羽色朴素的小型食虫鸟,分布于巴拿马至巴西的热带低地雨林。因体色低调,通常仅靠尖锐的“pee-sweet”双音节哨音被发现。该种隶属伊拉鹟属(Myiopagis),共有5个亚种,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林及林缘,偶尔升至1500米,为留鸟,不迁徙。

外形特征:体长12–12.5厘米,体重12–13克。头顶具细长冠羽,形成轻微蓬松的小羽冠。指名亚种上体橄榄色,翅暗褐,两道醒目的淡黄色翼斑及初级飞羽外缘亮黄;头灰色,具半隐的白色顶斑,眉纹及眼圈淡白,眼后黑纹细;喉白,胸具橄榄色鳞斑,腹部鲜黄;虹膜深褐,嘴短而黑,脚灰色。雌雄同色,幼鸟描述缺如。各亚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上体及顶斑色彩:guianensis上体略暗;bogotensis上体更鲜绿,顶斑带淡黄;macilvainii顶斑亮黄;trinitatis体型较大,喉部白色延伸,胸灰带宽。

鸣叫特征:发出短促、上扬的双音节哨音“pitchueeet”或“peeet-sweet?”,第一音平直,第二音升高,常间隔30秒以上单声叫唤,整日可闻。

生活习性:典型栖息地为热带低地常绿林、林缘、河岸林,偶见于落叶林及次生林,喜在林冠层及林窗、倒木缝隙、小溪流上空活动。通常单只活动,常加入混合鸟群,但本身动作略显迟缓。觅食高度多在林冠,偶尔下降。捕食方式包括栖枝啄取、向上或向下悬停啄取及短距飞扑,以昆虫为主,兼食浆果和小型果实。

生长繁殖:繁殖期因地而异:巴拿马2月可见巢,哥伦比亚3–9月,特立尼达2–9月。巢为草与苔藓构成的杯状,外敷地衣,置于树枝分叉处,距地3–5米。每窝产卵2枚,孵化及育雏期尚未记录。

区别辨识:与小型的其他伊拉鹟属(Myiopagis)种类极似,但体型更小,冠羽略蓬,栖姿较水平;与体型更大的Elaenia属伊拉鹟相比,后者栖姿更直立。声音是野外辨识的最可靠依据。亚种间差异细微,主要通过上体色调及顶斑颜色区分。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巴拿马(运河区以东)、哥伦比亚加勒比沿岸至圣玛尔塔山麓、特立尼达、东北哥伦比亚至委内瑞拉北部、圭亚那、巴西亚马孙北部及秘鲁东北部。非繁殖区:与繁殖区重叠,全年留居。

其他:历史上曾被单列为Elainopsis属,甚至置于伞鸟科,但分子研究确认其属于Myiopagis属。曾被提出的subcinerea及“Serpophaga berliozi”均为指名亚种的同义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林伊拉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林伊拉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