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林鹧鸪(英文名:Crimson-headed Partridge,学名:Haematortyx sanguiniceps),是鸡形目雉科红头林鹧鸪属的鸟类。本属唯一种。以其醒目的红头和黑身而著称,分布于婆罗洲北部和中部山区的低海拔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红头林鹧鸪长约25厘米,雄鸟体重可达330克。雄鸟头部、颈部、胸部及最长的尾下覆羽为鲜艳的红色,其余部分呈深黑色;喙黄色至黄白色,虹膜棕色带黄眼环,腿脚灰色,最多有三个跗跖刺。雌鸟无刺,毛色总体偏褐色,喉部、颈部和胸部为赤橙色,喙呈角褐色。幼鸟色泽较暗淡,以头顶的红色为主,有锈色斑纹的黑褐色胸羽,翼羽边缘微红。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金属质感的‘ring-YING, ring-YING, ring-YING’声,有时为重复的‘KRO-krang, kong-krrang’或‘whu-kweng...whu-kweng..whu-kweng…’双音节鸣叫,第二个音节粗糙且高亢。兴奋时会发出急促的‘whu-keng-keng-keng-kok-kok’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婆罗洲的低山森林,包括砂质地带的劣质森林、河岸森林和卡朗加斯森林。主要活动在1000米至1700米的海拔,偶尔降至185米或升至3050米。以浆果、昆虫和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知之甚少。最早记录的产卵时间在1月中旬,幼鸟记录于4月。筑巢于卡朗加斯森林,巢由干叶构成,位于草丛或类似环境。每窝产8-9枚咖啡奶色蛋,孵化期约18-19天(圈养条件下)。
区别辨识:其独特的红头黑身外观使它不易与其它物种混淆,仅可能与幼年黑鹑相似,但后者有更宽的黑色喙可资辨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虽然局部地区常见,但分布范围大幅缩减,种群数量被认为正在下降,估计剩余个体不足10,000只。在一些保护区如基纳巴卢公园和穆鲁国家公园有记录。
地理分布:分布于婆罗洲北部和中部山区,包括砂拉越和沙巴。在卡里曼丹中部的水文区域,其状况未知。在卡亚恩门塔朗自然保护区有记录。
其他: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和退化。印尼法律未对其加以保护。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头林鹧鸪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